第五十章 洞庭春色(2 / 4)
总而言之,大行令属下的右大行人简直不是人干的!
国朝二百余年,九卿之一的大行令逐一能数得出来,左大行人也不是很多,其中一些在大行令退位后顺理成章接任,但右大行人……没换过一百个,也有八十个。
楚州牧是天下有数的封疆大吏,再进一步则位列中枢,即使不能直接登位九卿,也必然是个“副九卿”的位置,
言玄机从楚州牧调任右大行人,在大夏的体制内都是二品高位,实则是极大的贬斥,言玄机接任右大行人后,多半是数年间焦头烂额,然后“退位让贤”,回言氏族中教导后辈去……
言玄机浑身发颤,下意识将目光投向那如灼日般的年轻男子,却见夏无忌目光平静,面无表情,他不禁目露死灰之色,缓缓俯身。
“臣言玄机……领旨谢恩。”
当今大夏,
仍是天子的大夏,
皇帝陛下一言九鼎,圣旨一出,不可抗逆。
他没得选。
言玄机接了圣旨,颓然起身,让到一旁。
徳芳大总管又取一道圣旨,并不唤人接旨,直接宣读——
“原楚州岳阳城主何以归,久镇地方,劳苦功高,朕闻其合家丧于乾元一气门之乱中,唯有一子何去病逃脱,已为朝廷所救,追赠何以归楚州牧,合族厚葬,何去病送天都为皇九子伴读。”
轰隆!
这次全场不是死寂,而是哗然。
天子之怒!
上一道圣旨的怒火是指向言玄机,这一道圣旨则明确指向夏无忌,指向大梦天宫!
楚州皆知岳阳城主何以归不听夏无忌号令,不愿发兵乾元一气门,遭大梦天宫三宫之一天罗宫主星夜赶到岳阳城击杀,随后楚南大族何氏起兵反叛,被剿灭一空。
如今,天子为何以归翻案,虽然粉饰何以归是死于乾元一气门叛乱中,但追赠何以归楚州牧,合族厚葬,几如一掌抽打在夏无忌和大梦天宫的脸上!
更有甚者,何以归竟有一子逃脱,被朝廷救走,送去天都做皇九子伴读……天下皆知,当今天子子嗣中,皇九子年少而聪颖,天资纵横,天子有立其为储之意。
徳芳大总管仍是面无表情,又取第三道圣旨宣读——
“楚州驻军司马陈南生,未得朝廷旨意,擅摄岳阳城主之位,虽剿乱有功,但在楚南连屠两族三宗四城,血腥累累,大干天和,伤我大夏天威仁德,即刻拿下,押送天都,交廷尉论罪。
其族一并收押候罪。”
徳芳大总管将手一挥,
十二宦官身后便有两名金甲人上前,直扑入上席,将一名青袍中年男子抓出,以枷锁捆缚,轻轻一按头顶,此人一声嘶吼,一身修为已被废!
“天子龙卫!”
全场骇绝!
几乎有起身之势的夏无忌也强行压住,一动不动。
徳芳大总管接着宣读第四道圣旨——
“朕闻列王宗亲有言‘法祖改制’者,深以为然,国朝至今,当除旧制,革新破立,故愿效古之制,去芜存菁,设郡于州、城之间,以州摄郡,以郡摄城,政军两分。 ↑返回顶部↑
国朝二百余年,九卿之一的大行令逐一能数得出来,左大行人也不是很多,其中一些在大行令退位后顺理成章接任,但右大行人……没换过一百个,也有八十个。
楚州牧是天下有数的封疆大吏,再进一步则位列中枢,即使不能直接登位九卿,也必然是个“副九卿”的位置,
言玄机从楚州牧调任右大行人,在大夏的体制内都是二品高位,实则是极大的贬斥,言玄机接任右大行人后,多半是数年间焦头烂额,然后“退位让贤”,回言氏族中教导后辈去……
言玄机浑身发颤,下意识将目光投向那如灼日般的年轻男子,却见夏无忌目光平静,面无表情,他不禁目露死灰之色,缓缓俯身。
“臣言玄机……领旨谢恩。”
当今大夏,
仍是天子的大夏,
皇帝陛下一言九鼎,圣旨一出,不可抗逆。
他没得选。
言玄机接了圣旨,颓然起身,让到一旁。
徳芳大总管又取一道圣旨,并不唤人接旨,直接宣读——
“原楚州岳阳城主何以归,久镇地方,劳苦功高,朕闻其合家丧于乾元一气门之乱中,唯有一子何去病逃脱,已为朝廷所救,追赠何以归楚州牧,合族厚葬,何去病送天都为皇九子伴读。”
轰隆!
这次全场不是死寂,而是哗然。
天子之怒!
上一道圣旨的怒火是指向言玄机,这一道圣旨则明确指向夏无忌,指向大梦天宫!
楚州皆知岳阳城主何以归不听夏无忌号令,不愿发兵乾元一气门,遭大梦天宫三宫之一天罗宫主星夜赶到岳阳城击杀,随后楚南大族何氏起兵反叛,被剿灭一空。
如今,天子为何以归翻案,虽然粉饰何以归是死于乾元一气门叛乱中,但追赠何以归楚州牧,合族厚葬,几如一掌抽打在夏无忌和大梦天宫的脸上!
更有甚者,何以归竟有一子逃脱,被朝廷救走,送去天都做皇九子伴读……天下皆知,当今天子子嗣中,皇九子年少而聪颖,天资纵横,天子有立其为储之意。
徳芳大总管仍是面无表情,又取第三道圣旨宣读——
“楚州驻军司马陈南生,未得朝廷旨意,擅摄岳阳城主之位,虽剿乱有功,但在楚南连屠两族三宗四城,血腥累累,大干天和,伤我大夏天威仁德,即刻拿下,押送天都,交廷尉论罪。
其族一并收押候罪。”
徳芳大总管将手一挥,
十二宦官身后便有两名金甲人上前,直扑入上席,将一名青袍中年男子抓出,以枷锁捆缚,轻轻一按头顶,此人一声嘶吼,一身修为已被废!
“天子龙卫!”
全场骇绝!
几乎有起身之势的夏无忌也强行压住,一动不动。
徳芳大总管接着宣读第四道圣旨——
“朕闻列王宗亲有言‘法祖改制’者,深以为然,国朝至今,当除旧制,革新破立,故愿效古之制,去芜存菁,设郡于州、城之间,以州摄郡,以郡摄城,政军两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