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2 / 4)
最近这几年里,家乡才有了更多的工作机会,镇上有了家具厂、服装加工厂,为了照顾年迈的奶奶,父母两个选择回乡工作,不再出门打工。
白闲云听她讲了这些,不由有些好奇,“那为什么让你出省去工作呢?他们明显也担心你年纪小,出去了不安全。”
卫娇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茫然了一会儿,才想起来,“我听老乡讲过,老家的那些加工厂,能做的产品都粗糙的很,进去工作学不到什么东西。比如南方有好多电子厂,老家就很少,电子厂生产线太贵了,老板钱少是买不起的,这种厂子就只有沿海省市的工业区有。要是做服装厂,投资一些工业缝纫机,几十万本钱就能做了,就是代加工低端货,或者大工厂赶不及的小单尾单。”
她举例,“南方那边有更多世界名牌的加工厂,小厂子也能接一些设计师的单,我们厂里的打板师傅,能复制好些当季大牌,做的可好看了,在这样的厂子里能学点手艺,出去不愁找工作。”
白闲云有点明白了,“所以你爸妈,是希望你在大厂那边学到技术,等以后不管是回乡还是找新工作,都能立起来。”
这个非常现实,一个南方能代工世界名牌的大工厂的学徒,回到家乡的小厂子,可能可以做个技术员,非常的妥帖。
这样的安排,让她恍惚想起来父母建议自己大学学教育相关专业,回乡做老师,安排的明明白白。
可是他们不是孩子,不知道孩子的真实需求和愿景。
卫娇点点头,“可是我真的不喜欢做衣服,厂子里的姐姐说起来名牌头头是道,就我听的头晕。人家打板看一眼心里就有数,我拿着剪子剪直线都不行。”
这个白闲云懂得更多一点,服装打板表面看就是个衣服裁剪,画好形状剪布片就好。实际上非常难,同样的设计,打板不同做出来是完全不同的衣服。
这需要打板师具有一定的数学、空间几何知识,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缺一不可。
想当初她和向飞星玩儿cosplay,为了道具服装挠到头秃,有些人天然就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勉强学习能当匠人,学习过程真的痛苦。
“那么你喜欢在餐厅的工作吗?”白闲云推给她牛奶。
提到这个卫娇眼睛都亮了,用力点头,“喜欢,我以前从来不知道,准备菜单、备菜、预计客人数量、准备餐具有那么多学问。每天都学到好多新东西。”
“那就跟你爸妈好好说说,餐厅管理,也是一门学问,肯定用得上,以后也能有很好的职业规划,”白闲云猜着,“正当职业千千万,你的家人应该不介意你具体做哪一种工作,他们就想你有个能养活自己的饭碗吧?”
“他们给我找个男人当饭碗!”卫娇委屈地哼了一声,“我妈在电话里跟我说,给我找的对象家里开大货车,三辆大车的收入好高,已经盖了三层小楼,嫁过去衣食无忧地都不用打工了。”
“嗯,那是个怎么样的人呢?”白闲云摸摸她的头安抚。
“不知道!”这就是卫娇最生气的点,“也没讲长得是圆是扁,也没讲性格好坏,就说人家家条件好,条件好喽结婚也不见得就开心!我是年纪小,又不是憨货。”
乡村里,同一个姓氏的多数聚族而居,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族多的很,卫娇早见过无数姐姐结婚过日子了,富裕的确实比穷的好,吃得好、穿得好、不用下地干活、不用出门打工,但是也有整天吵架的呀。
男人出门打工,一走大半年,小媳妇守在家里带孩子,跟婆婆的摩擦不说,跟男人都未必有感情。
卫娇不自觉压低了声音,“我在工厂里,见过工厂夫妻!就是各自家里都结婚喽,在工厂里凑着过日子,回家了就各回各家,简直不要脸!这样子结婚,还有什么意思?我能自己挣饭吃,宁肯干活打工辛苦,也要男人跟我一条心过日子。”
白闲云瞠目结舌,这对她来说很神奇,仔细想想又觉得有存在的土壤,更惊奇的是卫娇的态度。
这个还未满二十的小姑娘,竟然已经仔细想过婚姻和未来。
想想自己跟向飞星这个年纪在干嘛呢?大一新生,全新的校园生活、全新的人生阶段,每天上课下课刷四级,参加社团活动,看见帅哥会嗷嗷直叫,谈恋爱的朋友尽可以风花雪月,可能会想想未来,却很少有人会仔细琢磨婚姻。
因为那太遥远了。
以前曾经在社会学和各种议论文里不断看到,世界是割裂的,不同的人群,其实活在差异很大的环境里,在肉体上他们同是人类,思想上却可能有“生殖隔离”。
以前白闲云是不以为然的,这话讲古代可以,可是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互联网、有新媒体、有智能手机,只要有心,就能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
但是现在,她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裂隙,不到割裂的程度,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的裂隙。
对这样一个小妹妹,她心里慢慢升起一点敬佩,她或许年纪小、或许读书少,可是有自己的坚持,不随便妥协、不盲目跟随,拼命努力着想跳出一个不那么进步的圈子。
白闲云握住卫娇的手,“你的想法很对,那么就坚持,不要怕,我会想办法帮你。” ↑返回顶部↑
白闲云听她讲了这些,不由有些好奇,“那为什么让你出省去工作呢?他们明显也担心你年纪小,出去了不安全。”
卫娇没仔细想过这个问题,茫然了一会儿,才想起来,“我听老乡讲过,老家的那些加工厂,能做的产品都粗糙的很,进去工作学不到什么东西。比如南方有好多电子厂,老家就很少,电子厂生产线太贵了,老板钱少是买不起的,这种厂子就只有沿海省市的工业区有。要是做服装厂,投资一些工业缝纫机,几十万本钱就能做了,就是代加工低端货,或者大工厂赶不及的小单尾单。”
她举例,“南方那边有更多世界名牌的加工厂,小厂子也能接一些设计师的单,我们厂里的打板师傅,能复制好些当季大牌,做的可好看了,在这样的厂子里能学点手艺,出去不愁找工作。”
白闲云有点明白了,“所以你爸妈,是希望你在大厂那边学到技术,等以后不管是回乡还是找新工作,都能立起来。”
这个非常现实,一个南方能代工世界名牌的大工厂的学徒,回到家乡的小厂子,可能可以做个技术员,非常的妥帖。
这样的安排,让她恍惚想起来父母建议自己大学学教育相关专业,回乡做老师,安排的明明白白。
可是他们不是孩子,不知道孩子的真实需求和愿景。
卫娇点点头,“可是我真的不喜欢做衣服,厂子里的姐姐说起来名牌头头是道,就我听的头晕。人家打板看一眼心里就有数,我拿着剪子剪直线都不行。”
这个白闲云懂得更多一点,服装打板表面看就是个衣服裁剪,画好形状剪布片就好。实际上非常难,同样的设计,打板不同做出来是完全不同的衣服。
这需要打板师具有一定的数学、空间几何知识,文化素质、艺术修养缺一不可。
想当初她和向飞星玩儿cosplay,为了道具服装挠到头秃,有些人天然就不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勉强学习能当匠人,学习过程真的痛苦。
“那么你喜欢在餐厅的工作吗?”白闲云推给她牛奶。
提到这个卫娇眼睛都亮了,用力点头,“喜欢,我以前从来不知道,准备菜单、备菜、预计客人数量、准备餐具有那么多学问。每天都学到好多新东西。”
“那就跟你爸妈好好说说,餐厅管理,也是一门学问,肯定用得上,以后也能有很好的职业规划,”白闲云猜着,“正当职业千千万,你的家人应该不介意你具体做哪一种工作,他们就想你有个能养活自己的饭碗吧?”
“他们给我找个男人当饭碗!”卫娇委屈地哼了一声,“我妈在电话里跟我说,给我找的对象家里开大货车,三辆大车的收入好高,已经盖了三层小楼,嫁过去衣食无忧地都不用打工了。”
“嗯,那是个怎么样的人呢?”白闲云摸摸她的头安抚。
“不知道!”这就是卫娇最生气的点,“也没讲长得是圆是扁,也没讲性格好坏,就说人家家条件好,条件好喽结婚也不见得就开心!我是年纪小,又不是憨货。”
乡村里,同一个姓氏的多数聚族而居,七大姑八大姨的亲族多的很,卫娇早见过无数姐姐结婚过日子了,富裕的确实比穷的好,吃得好、穿得好、不用下地干活、不用出门打工,但是也有整天吵架的呀。
男人出门打工,一走大半年,小媳妇守在家里带孩子,跟婆婆的摩擦不说,跟男人都未必有感情。
卫娇不自觉压低了声音,“我在工厂里,见过工厂夫妻!就是各自家里都结婚喽,在工厂里凑着过日子,回家了就各回各家,简直不要脸!这样子结婚,还有什么意思?我能自己挣饭吃,宁肯干活打工辛苦,也要男人跟我一条心过日子。”
白闲云瞠目结舌,这对她来说很神奇,仔细想想又觉得有存在的土壤,更惊奇的是卫娇的态度。
这个还未满二十的小姑娘,竟然已经仔细想过婚姻和未来。
想想自己跟向飞星这个年纪在干嘛呢?大一新生,全新的校园生活、全新的人生阶段,每天上课下课刷四级,参加社团活动,看见帅哥会嗷嗷直叫,谈恋爱的朋友尽可以风花雪月,可能会想想未来,却很少有人会仔细琢磨婚姻。
因为那太遥远了。
以前曾经在社会学和各种议论文里不断看到,世界是割裂的,不同的人群,其实活在差异很大的环境里,在肉体上他们同是人类,思想上却可能有“生殖隔离”。
以前白闲云是不以为然的,这话讲古代可以,可是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有互联网、有新媒体、有智能手机,只要有心,就能看到更广阔的的世界。
但是现在,她真真切切地感觉到了裂隙,不到割裂的程度,却实实在在地存在的裂隙。
对这样一个小妹妹,她心里慢慢升起一点敬佩,她或许年纪小、或许读书少,可是有自己的坚持,不随便妥协、不盲目跟随,拼命努力着想跳出一个不那么进步的圈子。
白闲云握住卫娇的手,“你的想法很对,那么就坚持,不要怕,我会想办法帮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