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见面胜似闻名(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刻钟之后,淳于铸遣人来报,晚饭时间到,询问是否开饭。
  现在这汉末时期,国贫民瘠,时有断炊之虞,民间多为一日二餐,早晚进食。
  襄阳军饮食,和寻常百姓并不一样,全都要求一日三餐,定点定时,午饭有肉,晚饭有汤。
  虽然肉多是腊肉,汤全是菜汤,但基本也能保证将士们的营养均衡。
  我一瞧时间确实不早了,吩咐他们自行开饭,让阿风去把上淮子焉、赵玉和淳于铸叫来一起吃饭。
  阿风急忙出去找人。
  我和阿樱又聊了几句,便拉着她出了卧帐,来到旁边的饮食帐内。
  帐中食具整齐,就摆放了三对食案。
  上淮子焉、淳于铸等人都已入席,连赵玉都笑眯眯地坐在淳于铸身边。
  我松了口气,还好这小子没带了枪来吃饭。
  我把上淮子焉介绍给阿樱,阿樱很是注意地看了对方半天,最后,夸叹的却是她的白虎面具。上淮子焉隐蔽地瞥了我一眼,微笑着逊谢夫人的谬赞。
  二人一番亲热,最后阿樱居然抛下我,跟她坐了一席。我很是侧目,心想:“好在白风跟着段琅跑了,还不知道回不回来,不然,三个女人凑一起,真不知会热闹成什么样子。”
  这时,帐外走进一名官员,一身黑色文官袍服,头上却戴着一顶兜鍪,却是南郡功曹兼镇军府长史杜袭。
  刚才阿樱已经简单跟我说了这次带队的,武是赵玉,文就是杜袭。
  其实杜袭文武俱通,在我的镇军大将军府内,是仅次于徐庶的难得人物。只是他为人严正谨慎,平时比较低调,所以名声远不如徐庶等人。
  不过我还是不太理解,杜袭现在是襄阳军的后勤总管,荆襄八郡,全都靠了他运筹支撑,他怎么就能离开襄阳,跑到这里来了?
  “子绪,何来迟也?”饭还没来,还可以开开玩笑。
  “噢,主公,夫人,外面谈点事,故此来晚。”
  我见他满头大汗,热不可支,赶紧请他坐到我左边的一席,让左右给他去了头盔,卸掉外袍,凉快凉快。
  兜鍪倒是拿走了,不过杜袭说什么也不同意脱掉外袍。
  我知道他是顾忌席间女同胞比较多,而且在我面前,怎么也不能失仪,便制止了侍卫的行动。
  “跟谁聊呢?”
  “许昌荀休若。”杜袭以手加额,擦拭汗液。
  “荀休若?”
  杜袭忙解释道:“便是少府荀衍,字休若。他是荀彧的兄长,排名第三。”
  “哦,是他啊!”
  “主公见过他么?”
  “没有。”我想了想,似乎真没见过此人,心底不禁有点汗颜。
  我在许都朝廷为官的时间,也就两个月时间,建安朝廷虽然简陋,重要不重要的高层官官吏却有好几百,除了少数有隶属关系的,大部分都不怎么熟。
  可是少府是九卿之一,我说不认识实在有些理亏。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