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抄底的最佳时机(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是一个很好的靶子!
  七十年代初期的时候,美国借口卡西欧公司违反《反倾销》法案,拒绝向日本继续提供核心ic,这是半导体技术的核心材料。
  自此日企遭受了重大打击,卡西欧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也曾跌至不到三成。
  德国思想家弗里德里希·李斯特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的国民经济体系》中有过个精彩的比喻叫做“抽梯子”,讲的是“当一个人登上高峰后,就会把身后的梯子一脚踢开,以免别人跟上来”。
  美国就是当今世界上身处最高峰的那个。所以美国会选择抽掉其他国家的梯子。日本在半导体领域的发展,让美国人感受到了威胁。
  在胡杨给他们介绍完这些背景资料之后,李亿峰问他:“你认为美国肯定会对日本进行制裁?”
  胡杨非常确定的回应道:“这是必然会发生的结果。因为实际上从七十年代开始,美国就已经开始针对日本半导体产业进行围堵。
  但是接下来会更加强烈的手段。而且我认为应该这个时间点应该很快就会到来。因为日本生产的半导体已经占据了全世界超过六成的份额。
  最重要的是美国军方也在大量采购了日本产品。我得到数据是五成的半导体和七成的集成电路都是从日本公司采购。”
  提到了军方采购,可以明显感觉到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提了起来。也不是说刚刚没有注意听胡杨说话,而是比刚刚更加集中。
  这种反应同样也是带有时代特色的。在座除了胡杨他们这边的几个人之外,其他人都是都在五十岁上下。
  这代人的成长过程中伴随着“斗争”这两个字。所以,对于军事的敏感度,要比之七十年代以后出生的这代强烈的多。
  对面其中一位说道:“按照你的逻辑,美国人会因为担心军工技术过多依赖国外进口而进行制裁?”
  胡杨说道:“国家安全这个理由是很好用的。但核心从来都不是安全问题。美国拥有的尖端技术专利是具有绝对优势的。虽然日本在最近十几年不断追赶,但这种优势短期内是无法撼动的。”
  另一位也出问题:“如果美国卡死这些专利不让日本使用会有什么后果?”
  胡杨说道:“日本半导体企业将会遭到重创,短期内将会失去大部分市场份额。失去未来三到五年内的大量订单,甚至导致工厂减产、关停,以及大量裁员。我推测国际市场份额会降到两成左右。”
  这位有些不确定的问道:“降低两成?”
  胡杨微微摇头:“不,是只剩下两成。”
  大家的脸上都能看到明确的惊讶和疑惑。
  胡杨详细解释道:“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的打压,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日本政府和日本整个半导体行业的自救。突破技术封锁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自己的技术体系。
  绕开已有的专利路障,研发自己的专利技术。
  日本人想要躲开美国人的专利封锁,就只能走这条自己技术突破的路。他们会投入大量资源和人力在研究突破相关专利方面。
  但这个周期胡很长,因为美国的技术也在不断进步,路障总是在增加的。”
  “如果制裁,那我们可以从中捞到什么好处。”
  说话这位叫黎玉玺。他是胡杨在这些人中印象最深的一位。从他用“捞”这个动词,就能多少感觉到点他的特别之处。
  气质上就明显有别于其他这些位。感觉上他并不是个典型的办公室型干部,而是那种在一线工作的类型。
  胡杨回答他这个提问:“我想要说的就是,现在是我们去日本抄底的最佳时机。这就是我给各位的建议。您说的好处,自然也在其中。”
  黎玉玺说道:“抄底是要到底才能抄的,日本那边会到这种程度吗?”
  胡杨微微点头说道:“突破技术路障需要投入资源非常大,必须要政府牵头才能进行。综合日本三大电子制造企业的研发能力加上政府的政策、资金以及人才方面的支持。
  但是日本可不是只有三大电子制造企业。在这种模式下,中小型企业就势必会成被牺牲待掉。而这些中小型企业就是我们的抄底目标。”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