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诡计与实力的抗衡(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21章 诡计与实力的抗衡()
  李四所预想的没有错,在肃清所有的抵抗之前,满洲人不会进村抢掠,一定会在野外寻求决战。
  道理很简单,象双甲重骑这样的兵种根本就不必备普遍性,尤其是在满清兵力总基数不大的情况下,重装骑兵虽然强悍无匹,其威慑意义远大于实战意义。
  在当时的条件下,即使是装备这样一支小规模的双甲重骑,也需要相当的财力支持。这样的兵种满清不可能有多少,必然视为珍宝,绝对不会冒险进村打巷战。
  这样的重骑动转本就不灵,进入到多障碍的村镇打巷战,除非对方的指挥官脑子进水。
  构建坚固阵地虽然能给重骑造成大麻烦,但时间已不允许,而且对方也不会傻到拿重骑去打阵地战。
  在刀把村的这些日子里,李四一直在琢磨如何才能够在战场上打败战斗力上乘的满洲精锐战兵:冷兵器时代,战场上起决定作用还是近身肉搏,白刃战是永远也比不过的。完全依靠计谋取巧的战斗根本不存在,所有的心机智谋都是为了让己方在最有利的时机展开攻势,所有的计策都是为最后的总攻做准备。
  在李四的印象中,满洲兵的战斗力和战斗意志甚是强悍,对此早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只是没有想到对手竟然会是披甲重骑。
  满蒙联军已经被分割开来,满洲披甲重骑经过一个冲锋之后,冲击的惯性已经消散,瞬间不可能把战马加速到最佳状态,已经进入护村队的攻击半径,费尽心思等待的机会终于显现。
  更重要的是路涧这个毛头小伙子准确的把握住了战机,在最恰当的时候发起攻击。
  所有的一切都在计算之中,骤降的暴雨也会给敌人的骑兵造成不必要的麻烦,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已经进入最佳状态。
  这套堪称完美的战术计划让久经沙场的老路击掌叫绝,二人都认为已经把能够利用的有利因素发挥到了极致。
  几个月的辛苦布置,几个月的夜不成寐,能够达到今天这样的战术效果似乎已经不错了。
  在伏击蒙古先遣的时候,杨廷麟已经说明对方有满洲精锐战兵。即便是在精心计算的情况下,老路也很担忧的表示护村队很可能不是敌军精锐的对手,尤其现在面对的是放眼整个满洲都独一无二的皇太极亲卫——披甲重骑战兵。
  毕竟军人和手持武器的农民之间的差距不是几个月的训练就能够弥补的。
  护村队最多算是比较不错的民兵,无论是战场承受能力还是实战技巧,和满洲精锐都差了几个档次。
  李四比任何一个人都清楚的知道这一点,依然义无反顾的准备豪赌。
  赌注就是所有的这些护村队员!还有自己!
  经过几个月的辛苦准备和恣睢筹划,如果依旧不能够改变什么,和未来的巨大灾难相比,这点牺牲算得了什么?
  如果过不了眼前这个关坎,一切的一切都没有意义了。
  任何人都看不出整天笑呵呵的李四心中竟然有如斯的狠忍。
  从杀死所有俘虏的那一刻起,沉默寡言的路涧就已经感觉到这个笑面佛一般的四叔有股子狠劲儿。
  李四的狠不仅表现在对敌方面,就是对待自己人也是同样,无论是利用潮河败兵制造最恰到好处的战机,还是把户村队这样辛苦积累起来的力量拿出来做孤注一掷的豪赌,无不透着一种赌徒的心态。
  虽然刀把村经营的蒸蒸日上,恍如世外桃源,但外面已经是刀兵血火的乱世。民族的危亡、中华文明的存续眼看就要到最紧要的关键时刻。龙卷风一般协山海之力的李闯已经展现出摧枯拉朽之势,破坏之后除了断壁残桓一地狼藉,李闯和他的百万大军什么也留不下。
  蜷缩在东北的满清时刻虎视眈眈,炎黄血脉实在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只不过没有人能够清楚的看到而已。
  从来到这个时代的那一刻起,李四就准备改变点什么,虽然这种改变有千钧之重,甚至需要许多血的代价,依旧是九死不悔。
  对还有几个月就要到来的巨大灾难,心底始终有种紧迫的危机感。时间已经不允许一步一个脚印的踏踏实实发展准备,只能象输红眼的赌徒一样孤注一掷。
  现在。
  所有的筹码已经推了出去,终于到了见输赢的时候。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