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白色(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藤井方圆的记忆中,现在的岛国比起穿越前80年代的那个岛国差不多,而文化方面还要更强。
  此时此刻,经济上,岛国现在已经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
  岛国产品在全世界都是畅销货,便宜耐用质量好就是岛国产品给世界的印象。
  而在文化输出上,无论电影、电视剧、动画、漫画、综艺、歌曲等等都是打遍东南亚无敌手。
  可以说整个东南亚除了华夏东方之珠的武侠文化和内地的华夏文化之外,整个东南亚都抄着岛国的东西。
  别看方圆所在的21世纪后韩流和内地综艺真人秀或者整人节目怎么样怎么样,其实大多都是抄袭着岛国综艺,玩人家玩剩下的。
  而如果21世纪的人有兴趣去查查的话,会“惊喜”的发现80年代的日本歌曲养活了一半的东方之珠和宝岛歌星,这些人的歌曲相当一部分原作者是写的岛国名字。
  而这个世界因为华夏和岛国的关系正处于蜜月期,岛国对正急需投资的华夏大力投资,而华夏政府也投桃报李的给予了岛国文化比较正面的宣传,放开了部分文化限制,而漫画和动画就是其中之一。
  华夏的文化市场十分庞大,而自身的娱乐圈,综艺节目,漫画和动画等各方面因为各种各样的客观主观因素却比较薄弱。
  因此在对阵正是人生巅峰,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输出,可以说除了希望美利坚之外全世界都没有对手的岛国,一下子落于绝对下风,
  因为有了华夏这个大市场,让岛国的动漫行业业绩暴涨,四大漫画周刊经过翻译校对以及审查印刷后,比本土要稍慢那么两周,但是并没有阻止到华夏内地对于岛国漫画的钟爱,而他们的海外销量也有了飞跃式的突破,短短半年时间四大漫画周刊竟然就有了百万销量!
  这时候的日本漫画家,因为作品经常可以作为文化输出到国外,加上岛国对于文化人特有的尊重传统,因此地位相当高,许多人见了都要尊称一声“老师”。
  而漫画家收入也是高得吓人,这些年正是漫画界蒸蒸日上的黄金时期,间接或者直接从事这个行业的多不胜数。
  而作为行业核心的漫画家自身地位永远是以作品来衡量。
  四大漫画周刊除了本刊外,每一家还有作为培养的一本漫画分刊,这些分刊以短篇作品为主,一次能有大概三十个作品连载。
  而能在这些漫画分刊和漫画本刊连载的人,或者至少和分刊发行量差不多的同级别漫画杂志上连载作品的人,才能被称为入门漫画家。
  入门漫画家的收入也在千万元级别了。
  如果手头上有一部能在四大漫画周刊年入亿的作品,那么就能称为精品漫画家。
  能在四大漫画周刊连载连载一本畅销年入十几亿元以上的作品,则能被称呼为四大漫画周刊中的核心漫画家。
  能有一本年入百亿元以上的畅销作品,则能称之为大漫画家。
  而那种在四大漫画周刊上有过数本畅销作品,各种游戏、改编成动画、手办、真人剧场等各种版权加起来的老大漫画家,年收入甚至能达到百亿级别,这种则已经是被称之为半神级别的了!
  只是半神级别这么多年就出现过一个,还是岛国近代漫画的创始人。
  虽然计算单位是岛元,但是也是非常夸张了,现在的岛元可不是被美利坚割韭菜之后不值钱的岛元,购买力是相当高的。
  而且漫画的收入可不是一次性的,而是可持续性的,优秀的作品甚至能在完结后保持五年甚至十年的畅销,这些后续收入能让人一辈子躺在床上不用再想着赚钱。
  在上一辈子,《全职猎人》的作者富坚义博就属于那种一本作品能吃一辈子的,偶尔兴致来了就更新一下,觉得累了就暂停连载玩。
  而有着《幽游白书》和《levele》这些老作品,他暂停连载也有着相当可观的收入。
  正因为漫画家的地位和收入都非常吸引人,而且政府政策扶持,加之四大周刊求贤若渴的“只要画出原稿就可以来投稿”的宣传,并且有着不少大器晚成的例子,因此岛国和许多外国人都抱着梦想拼命想要加入这一行。
  这些人没有个一百万也有几十万,年龄从刚刚懂事的六岁小童到垂垂老矣的五十多岁老人都有。
  而这些百万人中,别说成为半神,就连入门精品漫画家又有几个呢?
  或者直观一点,四大漫画周刊一般一期是有着二十部作品连载,他们的分刊连载作品大约是三十部,也就是说一次只有两百个作者有资格在这四大漫画周刊连载。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