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追凶(2 / 2)
听了织锦富人的话,韩立轩难得笑了笑,他凶煞的气势,没有因为别扭的笑容消逝分毫:“恩,太平,太平,太平好啊,太平才好发财。”
织锦富人双手捧起一盏紫砂茶杯,递予黝黑汉子:“雨前界山霉茶,韩兄请慢用。”
韩立轩一手拿起茶杯,一饮而尽:“好茶,好茶!”
织锦富人叹了口气,哭笑不得。
细小的雨珠,窸窸窣窣地从天际落入人间,降落在清安这片富饶平和的土地上。江陵府地处大梁东南,这里的雨,不同于北方的来势汹汹,来的快,去的也快。也不同于华南地区的瓢泼大雨,泛滥成灾。在这里是一种春雨如油的味道,细腻的雨势,冲刷着泥土青草,同样也滋润着清安县的百姓。
细雨之中,有两道身影头戴斗笠,身穿红蓝官服,赫然便是公门中的捕快。
其中一人三十出头,额头到颧骨处有一道刀疤,却不显狰狞可怖,反而充满了沧桑疲惫之感。刀疤汉子手握一只粗布鞋子,若有所思。
另外一人青年模样,器宇轩昂,一身正气,一手握着官府配置的官刀刀柄,一手放于小腹之上,开口道:“老大,你放心,凶手跑不掉的。”
刀疤汉子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扔掉了布鞋,迈开了步伐,青年捕快紧跟其后。
这刀疤汉子正是那马三的表哥,王狄。王狄吃了十几年的公门饭,侦查经验相当丰富,武艺也颇为不俗。一手公门中广为流传的六扇刀,竟被他练得登峰造极。这些年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身手,破了几桩大案。是县太爷的心腹爱将,在清安镇也颇有口碑。
青年捕快刚入公门一年,姓王,名讳安。对王狄这位本家兼同僚前辈,极为仰慕和敬佩。
王狄和王讳安搭档了一年,维护一方治安,在清安县有“大王小王”两大捕快的美誉,令一般匪盗蟊贼闻风丧胆。
这二人此时正是带着县太爷的手谕,务必将凶手曾毅捉拿归案。
距离“大王小王”十几里处,有一处矮小坟包,坟前没有一点贡品和香火,仅仅竖立着一块破旧木牌,孤孤零零。
木牌上没有写着“某某之墓”或者“某氏之墓”,而是相当奇怪的雕刻了“曾毅娘亲之墓”六个隶书小字。
此时墓前出现了一位赤脚少年。一张稚嫩却坚毅的脸上,被水打湿透彻,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少年在雨中喃喃自语,轻轻地为那小坟包,添了一杯新土。 ↑返回顶部↑
织锦富人双手捧起一盏紫砂茶杯,递予黝黑汉子:“雨前界山霉茶,韩兄请慢用。”
韩立轩一手拿起茶杯,一饮而尽:“好茶,好茶!”
织锦富人叹了口气,哭笑不得。
细小的雨珠,窸窸窣窣地从天际落入人间,降落在清安这片富饶平和的土地上。江陵府地处大梁东南,这里的雨,不同于北方的来势汹汹,来的快,去的也快。也不同于华南地区的瓢泼大雨,泛滥成灾。在这里是一种春雨如油的味道,细腻的雨势,冲刷着泥土青草,同样也滋润着清安县的百姓。
细雨之中,有两道身影头戴斗笠,身穿红蓝官服,赫然便是公门中的捕快。
其中一人三十出头,额头到颧骨处有一道刀疤,却不显狰狞可怖,反而充满了沧桑疲惫之感。刀疤汉子手握一只粗布鞋子,若有所思。
另外一人青年模样,器宇轩昂,一身正气,一手握着官府配置的官刀刀柄,一手放于小腹之上,开口道:“老大,你放心,凶手跑不掉的。”
刀疤汉子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扔掉了布鞋,迈开了步伐,青年捕快紧跟其后。
这刀疤汉子正是那马三的表哥,王狄。王狄吃了十几年的公门饭,侦查经验相当丰富,武艺也颇为不俗。一手公门中广为流传的六扇刀,竟被他练得登峰造极。这些年依靠自己的经验和身手,破了几桩大案。是县太爷的心腹爱将,在清安镇也颇有口碑。
青年捕快刚入公门一年,姓王,名讳安。对王狄这位本家兼同僚前辈,极为仰慕和敬佩。
王狄和王讳安搭档了一年,维护一方治安,在清安县有“大王小王”两大捕快的美誉,令一般匪盗蟊贼闻风丧胆。
这二人此时正是带着县太爷的手谕,务必将凶手曾毅捉拿归案。
距离“大王小王”十几里处,有一处矮小坟包,坟前没有一点贡品和香火,仅仅竖立着一块破旧木牌,孤孤零零。
木牌上没有写着“某某之墓”或者“某氏之墓”,而是相当奇怪的雕刻了“曾毅娘亲之墓”六个隶书小字。
此时墓前出现了一位赤脚少年。一张稚嫩却坚毅的脸上,被水打湿透彻,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少年在雨中喃喃自语,轻轻地为那小坟包,添了一杯新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