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齐麦一号(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麦收以前,临水地区在张集公社,召开了小麦生产现场会,援朝舅舅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各县当场就找援朝舅舅,要求购买麦种。
  麦收后的实际产量,更是让全县疯狂。各个公社都来找援朝舅舅套关系,大家都想着提前买到小麦种子。
  现在的人们,还没有原种、一代种、二代提纯种的观念。也是,“小白芒”和“大红芒”两个麦种,人们种了几十年,就没换过。
  去年的一代麦种没人要,今年的二代种子大家抢着买。现在的人啊,可真是应了那句老话: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去年,只是韩屯一个村小麦产量高,大伙心里没底。因为大家都知道,韩屯村土质好,喂的猪多,土杂费也多,产量本来就高。
  今年全公社都获丰收,特别是个别村庄,没舍得都用新麦种。两样麦子都种了,一样的土地,一样的管理,产量差了一倍还多。
  鲜明的对比,让大家深刻的认识到了良种的重要。现在,人们达成了共识,“齐麦一号”就是好。
  随着“齐麦一号”出名的,还有援朝舅舅,原来对他不服气的,现在也服气了。
  原先各公社的领导聚在一起,就议论援朝舅舅走了狗屎运,老书记被洪水冲昏了头脑,他拾了个书记。
  现在他们则说:“别看人家韩书记年轻,比咱这些老家伙强多了,不服不行啊。人家刚干一年,全公社的产量就翻了一番。”
  还有人说:“不只是种地,听说他要求村村建服装厂,工人月工资都上百了。”
  援朝舅舅的事迹被大伙传的纷纷扬扬,张集公社的所有村干部,麦收一结束,就催着援朝舅舅,要求上服装厂。
  韩屯村因麦收停产的两个厂子,接着开工。服装厂这次新上了涤纶连衣裙,涤纶连衣裙在京都销量很好。裙子没了扣子,在背后多了条拉链,加工费还是依照缝纫部里的价格,每件0.40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