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田的古代生活 第151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感觉还是有点小啊!
  但是这个时代就是这种风俗,要是过了十八岁还不定亲,就连朝廷都要罚你了。
  大堂妹的事情,让丁田有些措手不及,但是,这就是本地的风俗,小蝶也是十七岁就嫁给了林七。
  第二天,就是小年了。
  整个村子……或者说,全天下都在祭灶,彩色的糖块,给灶王爷甜甜嘴儿,大红的公鸡宰杀后,给灶王爷当坐骑:“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祭灶,每家都要如此,二叔跟三叔,这个忙就帮不了他了,于是,丁田单独祭灶,二叔跟三叔也是在家祭灶。
  这是一家之主应该干的事情,丁田现在也是单独过日子么。
  而过了小年,二叔就来了:“今年还是在你家这里过年,你一个人孤孤单单的有啥意思。
  ”
  “行!”丁田乐了:“家里啥都有!”
  “我们那里也有些准备,正好搬来!”二叔用了一个“搬”字,可见东西之多。
  果然,小年的当天,各种东西就陆陆续续的往过送,因为外面是个天然大冰箱,东西几乎都是做现成的,放在外面冻着,吃的时候,热一下就行了。
  反正大多数都是炖菜。
  而丁田则是在自家的厢房那里,发现了一个秘密!
  “这是?”丁田看着满目的青翠都愣住了。
  “你三婶子,说你大概是喜欢冬天吃点青菜,就在家里给你种了这么一屋子。”三叔指着满屋子的青菜:“你看吧,正好过年的时候吃。”
  “嗯!”丁田眼泪都要流下来了,没想到他这个小爱好,三婶子一直记得。
  过了小年之后,丁田就拎着点心盒子,给相熟的亲戚们送礼,礼品并不多,一盒子四样点心,一包糖,一包花生瓜子的,关系近一些的还有二斤猪肉,二斤羊肉。
  遇到小孩子,都给一个小红包,里头包着十个八个的崭新的铜板,农家的孩子,几乎没有零花钱,他们手里头能有三五个铜板都不错了,也就逢年过节能收到一些零花钱。
  所以全村的小孩儿,几乎在第一时间就喜欢上了丁田这个当了“官儿”的哥哥、叔叔、叔爷爷……。
  热热闹闹的过年,年味儿非常浓郁,别人也来给丁田送礼,送的几乎都是自家的特产,知道送钱财什么的,人家肯定看不上,昂贵的东西农家也送不起,所以送的都是一些自家的特产,尤其是丁侃家,给丁田送的就是自家采的蘑菇,在山林子里套的野兔,野鸡,以及撒的年糕,壮的豆包。
  丁田则是给丁侃家回的四匹花布,四匹细棉布,以及家里的孩子,一人一个一两重的小银
  锭子。
  “这太多了!”丁侃不想收下。
  “这是给孩子的,又不是给你的,侃哥,这一年以来,也多亏了你帮我看着我家的田地。”丁田道:“我们哥俩儿,就不要客气了。”
  他说的也是实话,虽然田地是租赁出去了,但是租赁的人种什么,可就是人家说了算,有那坏心的佃户,种上一些伤地严重的农作物,那地就薄了,第二年再种,可就收成不好了。
  “行,那我不客气了。”丁侃见丁田说得诚恳,这才让孩子们收下压岁钱,这份恩情记在
  心里。
  丁田送了年礼,收了年礼,忙活的很,一直到年三十儿,全家人一起,在祖宅里团聚。丁桂花如今是待嫁的闺女了,自然跟原来的打扮不一样,加上家里条件好了起来,人也越发的打扮上了。
  穿着一件清雅烟色绣着朵朵粉色小杏花的衫子,下边一条青绿绕百蝶长裙,外面一件雨过天晴的褙子,脖子上挂着一个镶嵌一颗龙眼大的红宝石的金项圈,站在那里亭亭玉立,加上头上的双丫髻,戴着两朵珠花,斜插一只梅花喜鹊的银步摇,不算华丽却自有光华,虽然不是大家闺秀,但是也算得上是小家碧玉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