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群穿生活 第136节(4 / 4)
郭山长自觉愧对于儿子,后来又发生了一些事情,便对官场彻底死心,索性辞官回乡,接管了日禄书院。
他当然还有其他儿子,嫡出庶出都有,但嫡孙却只有两个。一个就是郭十六郎,他跟他那多病的爹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另一个是郭十六郎的堂兄,在兄弟里头排行十三。那位倒是聪慧得很,如今也不过才到而立之年,已考上了举人,哪怕考进士落了榜,也没灰心丧气,而是准备下次再战。
就因为这些个原因,加上郭家的人才并不少,郭山长对这个天赋一般的孙儿也是看得开,只要他不出去闯祸,没出息就没出息吧。大不了再读几年,当个启蒙班的先生还是没问题的。
但郭十六郎不是很喜欢这些事儿。
可能是因为从小生活的环境太过于单纯了,他对外界的事情格外得感兴趣。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偶然间发现二郎整理课堂笔记另有用途后,非但没点破没举报,反而帮他一起来做。甚至于……
郭十六郎啊!
他对读书就没多大兴趣,才不会主动去跟他祖父讨教。为什么这半年来,他的变化那么大呢?课堂上先生讲的东西听不懂,那就听不懂好了,无所谓嘛。事实上,他跑去问的问题,好多都是二郎没弄明白的,而不是他。 ↑返回顶部↑
他当然还有其他儿子,嫡出庶出都有,但嫡孙却只有两个。一个就是郭十六郎,他跟他那多病的爹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另一个是郭十六郎的堂兄,在兄弟里头排行十三。那位倒是聪慧得很,如今也不过才到而立之年,已考上了举人,哪怕考进士落了榜,也没灰心丧气,而是准备下次再战。
就因为这些个原因,加上郭家的人才并不少,郭山长对这个天赋一般的孙儿也是看得开,只要他不出去闯祸,没出息就没出息吧。大不了再读几年,当个启蒙班的先生还是没问题的。
但郭十六郎不是很喜欢这些事儿。
可能是因为从小生活的环境太过于单纯了,他对外界的事情格外得感兴趣。这也是为什么他在偶然间发现二郎整理课堂笔记另有用途后,非但没点破没举报,反而帮他一起来做。甚至于……
郭十六郎啊!
他对读书就没多大兴趣,才不会主动去跟他祖父讨教。为什么这半年来,他的变化那么大呢?课堂上先生讲的东西听不懂,那就听不懂好了,无所谓嘛。事实上,他跑去问的问题,好多都是二郎没弄明白的,而不是他。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