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二合一)(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瘦肉精”再度来袭!
  交流好书,关注vx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现在关注,可领现金红包!
  2010年又一枚食品安全重弹被抛出——双汇在食品生产中使用“瘦肉精”猪肉被媒体曝光了。一时间,市场哗然。
  “瘦肉精”是我国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的物质,但为了使养成出栏的猪看上去卖相好、更容易出手,近几年来依然有养殖户铤而走险偷偷在饲料中添加“瘦肉精”。
  消息传出后,双汇固然遭受了经济上和声誉上的严重损失,其猪肉产品很多被作下架处理,其他猪肉生产商或多或少也受到了影响。
  嘉谷猪肉也不例外——销售量一时大增。
  这种嘉谷系“逆市”现象已经不是个案。
  乳业每出现各种“xx门”后,嘉谷乳业的产品销量暴增;“转基因食用油”引发争议后,嘉谷食用油市场份额大幅上扬;现在轮到嘉谷猪肉了。
  奶粉也好,粮食也好,食品领域频频曝光的安全问题一直是消费者最大的担心。每当这时候,嘉谷体系产品仿佛成为了消费者的“避风港”。
  网络上有一句调侃说出了大家的心声:“如果你不知道什么食品安全,选择嘉谷系产品好了,除了贵点,没有其他缺点了……”
  当然,这种“逆市”现象相对于嘉谷猪肉来说,跟得到了岛国的进口认可一样,只能算是锦上添花。毕竟,嘉谷猪肉不愁卖啊!
  尽管价格比普通猪肉高出10%~20%,但消费者也愿意为了口感和健康买单。即使是在过去两年猪肉行情低迷之时,嘉谷猪肉始终备受消费者的追捧。
  优秀企业,总有某些独树一帜或独步江湖的核心竞争力,其他企业无法模仿或者说无法学习并做到,否则无法长期提高市场占有率。
  其他优秀企业构成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或成本,或技术,或品质,或品牌……但很少有以“安全性”作为核心竞争力。
  当然,不是说嘉谷系产品在成本、品质等因素上不强;只能说,在这个食品安全问题频出的时代,嘉谷系产品突出的“安全”属性,给了国人最好的心里安慰。
  对此,嘉谷农牧管理层也只能感叹,只恨嘉谷的养猪规模还不够大,否则,还不得来一波平推?
  ……
  同行不知道嘉谷高层的感慨,不然还不得吐血——你丫的,谁家猪肉都没你家卖得好,还要啥自行车?
  说到底,年出栏数百万头生猪的嘉谷农牧,在国内年出栏五六亿头的生猪市场上,还称不上有多大威慑力。更何况,其他同行也不会让嘉谷农牧专美于前。
  于是,在齐政回国后,面对的就是国内养猪同行“揭竿而起”的形势。
  “于整个行业而言,‘瘦肉精事件’不过是癣疥之疾。毕竟,现在可是进入了猪周期的上行阶段!”嘉谷农牧的李东亮分析道。
  今年对于养猪行业来说,可不是一个平静的年份。
  年初开始,口蹄疫疫情大面积爆发;夏季,猪瘟和猪蓝耳病也开始多发。疫情严重,防治困难,生猪部分死亡,加上行情不好,使得大量中小型养殖户选择退出养殖业以及规模养殖场缩减生产规模,导致生猪存栏量下降,猪源减少。
  再加上今年油价涨幅高,饲料涨幅高,人力成本涨幅高,这“三高”更加把猪价支撑起来了。
  下半年,生猪价格触底回升——处于行业前列的养猪巨头们都知道了,养猪人的春天来了!
  所以,哪怕出了“瘦肉精事件”这一幺蛾子,也不影响巨头们尽享“猪周期”红利的快乐。
  齐政想了想,问道:“听说a股出现了‘中国养猪第一股’?”
  李东亮确认道:“是雏鹰农牧,上个月在深交所成功挂牌上市,现在市值已经达到90亿元……”
  他没说的是,正是雏鹰农牧的上市,让人看到了养猪也能这么赚钱——雏鹰农牧公布的第三季度营收为2.8亿元,净利润为1.7亿元,直接助推其股价飙升了一倍。
  “中国养猪第一股”帮助雏鹰农牧赢得了发展的动力和声誉,也让其有了更大的野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