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食材供应链(求收藏!)(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听到这里,齐政已经想要为钟华志鼓掌了。
  为他的洞见性鼓掌。
  以北美为例。
  北美最大的食品供应商sysco已经进入世界500强榜单。根据其提供的财务报告显示,其年营收高达数百亿美金,占美国供应链市场份额的15%以上。
  而当前国内市场的领先者年营业额仅为上亿人民币左右,占不到预估市场的0.1%。
  中美两国的餐饮市场同样庞大,为何国内至今没有诞生供应链巨头?
  【领红包】现金or点币红包已经发放到你的账户!微信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领取!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sysco是个有钱任性的主,其一直通过并购等方式支配市场地位从而获得价格话语权。
  这话不假。
  但是玩并购抢市场的手法,在任何国家任何行业都并不少见。
  然而,sysco为啥能脱颖而出,而国内却暂无“出头鸟”?
  原因是多方面的。
  从市场环境来看,美餐饮供应链生存环境更佳。
  西餐的标准化程度更高。sysco的主要业务是为餐企提供西式料理的食材和餐具厨房用品,西式快餐的标准化为供应链提供了便利条件。
  中餐可不比西餐的五大三粗,更别说像英国那样的黑暗料理了。中式菜肴历来以工序繁复但色香味俱全著称,这对食材供应链提出了更高要求。
  面对中国市场,就连 sysco 也没有足够的信心,“如果我们进入中国,我们也没有那么大的信心能做好。”
  另外美国大部分餐企其门店都配备有储藏保鲜设备,并拥有相应的食材保鲜能力。因此,美国餐厅的采购习惯是一次采购几天的量。而在客流稳定的情况下,美国餐厅一次采购的食材能维持其2-3天的正常运作。
  所以,sysco无需像国内餐饮供应链企业那样,必须每天早上准时将货物配送到店。其只需要在客户下单后的24小时内发货即可。
  而国内的门店租金成本高,大多数餐厅门店不愿意留库存,基本上只采购当天的食材,每次采购每个品类的商品的量较小,对餐饮食材企业的配送时效性及成本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但是,外在环境其实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
  供应链市场是一个利润值相对较低的行业,尽管sysco独占了近五分之一的市场份额,但是sysco也改变不了这个现状。嘉谷建立自己的供应链企业,也并不是为了企业本身的盈利,而是为了消化整个嘉谷体系将来可能爆发的生产能力。
  所以对于供应链企业来讲,生存比发展更为重要。
  sysco的生存关键,就是严格的管理制度以及高效率的运作方式,就是钟华志所说的“扩张拼运营”了。
  嘉谷食材公司要想发展壮大,是需要在内部管理上下更多功夫。
  仿照sysco,首先要产地标准化,这有赖于集约化经营和高超的种植技术。源头的质量控制,可以为后续的流通环节省去非常多的麻烦。嘉谷农业的目标正是逐渐提高集约化经营,这一点就与嘉谷食材的要求互相呼应了。
  其次要有严格的的流程和审查标准,才能纳入供应体系。这样一来,有效避免从上游供应链出现的一些安全问题,做到食材来源有迹可循。
  最后就是要有高效率的配送体系构造了,从库房到配送车队,只有完善的服务体系,才能留下忠诚的客户。
  配送体系构造是整条供应链的核心,也是最吞金的环节。
  刚好王昱业也最关注这个问题。
  他问钟华志:“老钟,物流布局方面你是怎么考虑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