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3 / 4)
另外就是一些有心人,他们大多来自东山省其他城市,也有一些其他省市的官员,来到临前一是为观摩二也是为了积累经验。
国家对于国企改制的想法由来已久,现在正是积累经验征求意见的时候。临前这边开始的试点工作,自然会具有相当大的可参考性,多多观摩学习研究,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最后就是一些媒体的记者,现在是九一年,国家对于媒体收得比较紧,这些记者大都具有一些官方的身份,写出来的文章直接影响全国人民对于国企改制试点的观感,自然也不能够小视。
跟随着人流,安逸来到临前行署办公大楼的三楼小礼堂。进入大门之后,安逸随意地看了看,也是点头。
现在整个会场布置得很好,服务人员彬彬有礼,笑容可亲,不断指引着来客坐到小礼堂的各自位置。
如果是投标商的话,服务人员还会根据他们手持的专门请柬,引领到最前面的几排就座。整个会场里面的气氛轻松有序,显得秩序井然。
安逸一行人的位置就在前面第三排的中间,正对着主席台。等到安逸他们坐好,主席台上面也陆续地开始坐下临前市的领导层。
余作同惯例是最后一个到场,他来的时候,包括萧光宇地在内,临前的各位领导已经就坐。余作同的到来也意味着此次国企改制试点企业投标大会正式开始,会场里面原本有些乱糟糟的场面顿时为之一清,所有人都停止说话,等待此次投标大会的开始。
余作同的讲话很简短,几乎就是直接宣布此次投标大会开始,甚至都没有给主导此事的萧光宇说话的机会,由此可见他的权势之跋扈。而且从他面无表情的脸上,看不出来对此次国企改制试点的态度。
不过安逸由各方面的消息和萧光宇交谈中了解到,似乎是有省里某位领导找余作同谈过话,要求对于新生事物要有宽容和支持的态度,所以余作同近期几乎没有发出过任何的声音。
而且又因为萧光宇所推进完成的开发区工作,成效蜚然,威望也是大增,对此余作同会有一个保守退缩的姿态,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安逸更是会相信,这明显是余作同老奸巨滑的一面。反正国企改制试点成功就是他的功劳,失败他也没有多大责任,完全可以做壁上观,根本不用参与进来。
随着主持此次投标活动的常务副市长李常华宣布可以进行投标了,坐在安逸前面两排的投标商们有人起身,沿着主席台侧面的台阶走上主席台,把手里的标书投入到一个箱子里面。
此次投标前面已经有过说明,属于暗标性质,全部都是统一的标书林楚翘,等到所有投标商把标书投完之后,就会当场开标,出得价格最高的投标商得到相应国企工厂的所有权。
安逸身边的李毅起身也想把上台递交标书,不过却被安逸轻轻拉住,示意稍安勿躁,等一等再说。
李毅有些不解地听话坐下,安逸看着前面那些已经把标书投入箱子里面的代表人,思忖着他们的目标是那个国企工厂。身边的李彤低声给他解释这些人的来历和背景。
这些投标商当中,有不少个人身份,多是临前和南方的生意人,他们也许看中的就是这些国企的生产能力,想在临前这个新兴的大市场得到生产各类产品的能力。
另外还有一些临前比较红火的国企单位,比如说临前钢铁厂和临前玻璃厂,这两个国企目前还算是红火。其中玻璃厂前些日子刚刚和明珠港的一家企业合资,成为一个合资企业,看来这次是想扩张一下产能。
安逸心里思忖着这些投标商的目标是什么,会不会也对自己相中的那三家国企工厂有兴趣,同时也在考虑自己标书当中的价格会不会有问题。
想来想去,也觉得应该不会有问题,毕竟自己的标书价格都已经超出规定价格的一倍。如果这样都还竞争不过对手的话,那就只能说对手实在是太疯狂,没有理性了。在商言商,都为求财而已,应该不会发生这种情况才对。
看到投标商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安逸这才示意李毅可以去递交标书,不过就在他一转头的时候,却是大吃一惊!
安逸的反应很快,顺手又把李毅给拉住:“先等一下,有情况!”
李毅还有李彤都有些惊异地转头看,就在小礼堂后面大门附近,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了四五个人,其中有两个人特别显眼,居然就是管俊辉和于涛。
“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不是嘱咐过你要注意来临前所有人的情况吗?”安逸眉头紧皱,低声问身边的李彤。
李彤也是知道现在事态的严重性。管俊辉如此的突然出现,本身就已经很令人诧异。
管俊辉的身份和来历,安逸也和他还有李毅都提到过,也是吩咐过要严密注意管俊辉的行踪,没想到还是让这家伙钻了空子,突然出现在投标大会的现场。
管俊辉这家伙上一次在临前吃了一个闷亏,这次再来肯定是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除去参加国企改制试点之外,找安逸的麻烦,前来搅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管俊辉又是和于涛一起出现,这其中的事情不能不让人担心。要知道安逸准备收购的那三家企业,对于其他来说是保密的事情,可是对于临前市级领导面前并不算是秘密。
毕竟安逸的身份比较特殊,牵扯到安自军的关系,所以需要事先进行一番沟通才能够参与到此次投标当中。
现在于涛和管俊辉一起出现,那么安逸的收购目标恐怕就无法保密,甚至就连临前广场的建造计划都会泄露出去,根本就没有办法指望于向前会给安逸保密的。 ↑返回顶部↑
国家对于国企改制的想法由来已久,现在正是积累经验征求意见的时候。临前这边开始的试点工作,自然会具有相当大的可参考性,多多观摩学习研究,也就是很自然的事情。
最后就是一些媒体的记者,现在是九一年,国家对于媒体收得比较紧,这些记者大都具有一些官方的身份,写出来的文章直接影响全国人民对于国企改制试点的观感,自然也不能够小视。
跟随着人流,安逸来到临前行署办公大楼的三楼小礼堂。进入大门之后,安逸随意地看了看,也是点头。
现在整个会场布置得很好,服务人员彬彬有礼,笑容可亲,不断指引着来客坐到小礼堂的各自位置。
如果是投标商的话,服务人员还会根据他们手持的专门请柬,引领到最前面的几排就座。整个会场里面的气氛轻松有序,显得秩序井然。
安逸一行人的位置就在前面第三排的中间,正对着主席台。等到安逸他们坐好,主席台上面也陆续地开始坐下临前市的领导层。
余作同惯例是最后一个到场,他来的时候,包括萧光宇地在内,临前的各位领导已经就坐。余作同的到来也意味着此次国企改制试点企业投标大会正式开始,会场里面原本有些乱糟糟的场面顿时为之一清,所有人都停止说话,等待此次投标大会的开始。
余作同的讲话很简短,几乎就是直接宣布此次投标大会开始,甚至都没有给主导此事的萧光宇说话的机会,由此可见他的权势之跋扈。而且从他面无表情的脸上,看不出来对此次国企改制试点的态度。
不过安逸由各方面的消息和萧光宇交谈中了解到,似乎是有省里某位领导找余作同谈过话,要求对于新生事物要有宽容和支持的态度,所以余作同近期几乎没有发出过任何的声音。
而且又因为萧光宇所推进完成的开发区工作,成效蜚然,威望也是大增,对此余作同会有一个保守退缩的姿态,也就是很正常的事情。
当然安逸更是会相信,这明显是余作同老奸巨滑的一面。反正国企改制试点成功就是他的功劳,失败他也没有多大责任,完全可以做壁上观,根本不用参与进来。
随着主持此次投标活动的常务副市长李常华宣布可以进行投标了,坐在安逸前面两排的投标商们有人起身,沿着主席台侧面的台阶走上主席台,把手里的标书投入到一个箱子里面。
此次投标前面已经有过说明,属于暗标性质,全部都是统一的标书林楚翘,等到所有投标商把标书投完之后,就会当场开标,出得价格最高的投标商得到相应国企工厂的所有权。
安逸身边的李毅起身也想把上台递交标书,不过却被安逸轻轻拉住,示意稍安勿躁,等一等再说。
李毅有些不解地听话坐下,安逸看着前面那些已经把标书投入箱子里面的代表人,思忖着他们的目标是那个国企工厂。身边的李彤低声给他解释这些人的来历和背景。
这些投标商当中,有不少个人身份,多是临前和南方的生意人,他们也许看中的就是这些国企的生产能力,想在临前这个新兴的大市场得到生产各类产品的能力。
另外还有一些临前比较红火的国企单位,比如说临前钢铁厂和临前玻璃厂,这两个国企目前还算是红火。其中玻璃厂前些日子刚刚和明珠港的一家企业合资,成为一个合资企业,看来这次是想扩张一下产能。
安逸心里思忖着这些投标商的目标是什么,会不会也对自己相中的那三家国企工厂有兴趣,同时也在考虑自己标书当中的价格会不会有问题。
想来想去,也觉得应该不会有问题,毕竟自己的标书价格都已经超出规定价格的一倍。如果这样都还竞争不过对手的话,那就只能说对手实在是太疯狂,没有理性了。在商言商,都为求财而已,应该不会发生这种情况才对。
看到投标商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安逸这才示意李毅可以去递交标书,不过就在他一转头的时候,却是大吃一惊!
安逸的反应很快,顺手又把李毅给拉住:“先等一下,有情况!”
李毅还有李彤都有些惊异地转头看,就在小礼堂后面大门附近,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站了四五个人,其中有两个人特别显眼,居然就是管俊辉和于涛。
“这是怎么回事儿?我不是嘱咐过你要注意来临前所有人的情况吗?”安逸眉头紧皱,低声问身边的李彤。
李彤也是知道现在事态的严重性。管俊辉如此的突然出现,本身就已经很令人诧异。
管俊辉的身份和来历,安逸也和他还有李毅都提到过,也是吩咐过要严密注意管俊辉的行踪,没想到还是让这家伙钻了空子,突然出现在投标大会的现场。
管俊辉这家伙上一次在临前吃了一个闷亏,这次再来肯定是已经做好万全的准备。除去参加国企改制试点之外,找安逸的麻烦,前来搅局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而且管俊辉又是和于涛一起出现,这其中的事情不能不让人担心。要知道安逸准备收购的那三家企业,对于其他来说是保密的事情,可是对于临前市级领导面前并不算是秘密。
毕竟安逸的身份比较特殊,牵扯到安自军的关系,所以需要事先进行一番沟通才能够参与到此次投标当中。
现在于涛和管俊辉一起出现,那么安逸的收购目标恐怕就无法保密,甚至就连临前广场的建造计划都会泄露出去,根本就没有办法指望于向前会给安逸保密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