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我的爱人是祖国[快穿] 第200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起来的同学好奇地凑过来,目光也落在相片上。
  对方看看她,又看看照片,颇有些惊讶地嚷道:“舒英,照片里这人长得和你好像啊!”
  她的声音太大,招来解说员不满的一瞥。
  “下面,让我们走入这位英雄人物的传奇一生。”
  话音一落,展厅内的灯光也跟着暗下来。
  大屏幕上,播放起视频。
  现代的纪念展馆,已经开始使用多种声光电技术,环绕的声音,让人如身临其境。
  屏幕发出的荧光,映照在一张张年轻的面孔上。
  影像资料是模糊的。
  高清的放映技术让屏幕中的颗粒更加明显。
  流民挑着担蹒跚前行,前面是儿女,后面就是全部家当。
  士兵们在战壕中交谈,抽烟。
  行军队伍中的骡马嚼着草料。
  鸟群一般的飞机从惨白的天空中掠过,然后无数黑点从空中落下。
  ——在地面炸开一片火雨。
  这样的画面,大家在电视上、在电影里,在无数爱国主义教育的课程ppt中都已经看过无数回了。
  仿佛千篇一律,确实不能吸引多少注意力。
  也不能怪他们。
  他们不是不知疾苦,不是缺乏同理心,他们有自己的问题,自己的愁绪。
  只是生在和平年代,老电影式的战争的画面带来的冲击,远不及他们现实生活中考试成绩的压力和请传奇的烦恼。
  没有经历过的人,是不懂的。
  只有宁舒英,站在人群之中,目光怔怔。
  她……她经历过。
  无数次,这样的画面,她身在其中。
  她曾经一路颠沛,从整个国家版图的东北,流落到西南;
  她也曾在战火中四下奔逃……
  然后,终于拿起木仓,挺身向前。
  “白马山寨中的土匪,在一次次诉苦大会中蜕变为被苦难凝聚的兄弟,在一堂堂‘思政’课中,思想被燎原的星火点燃。”
  “而这位‘白马夫人’的故事和传奇,时至今日,依然在松涂县的老百姓之间,口口相传。”
  “……宁馥在最不可能的情况下,在白马山的匪寨之中,组建起了由精锐力量组成的侦查排和战地急救班,也就是整编第十八团独立侦察营和战地医疗班的前身。在死守2201高地的战斗中,敌人对整个高地倾泻了上百吨的火炮和弹药,在这种近乎毁灭式的轰炸中,混编第十八团坚守阵地到了最后一刻,成功击退敌军的进攻十余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