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交锋!!!(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事情说的那么玄乎,就连小说都不敢这么写,要说是王学斌做的,也得有人敢信才行!
  在没有切实的证据前,人们是不愿意接受一个人比自己优秀的。
  要说观澜先生博学,人们不会有丝毫异议。
  不仅不会有异议,还会跟着附和两句,以表现自己的宽宏坦诚。
  但要说观澜先生是个超人,天下没有比他更牛逼的存在,那咱们就得说道说道了。
  他超在哪?真的假的?要是有比他更牛逼的怎么办?
  一系列的质疑声会接踵而至,意在将其打落神坛。
  在华夏,每一个有识之士都是渴望打破权威的,华夏没有迷信权威的基础,文人相轻自古有之。
  虽然龙阳君说的都是实话,但只要别人不信,那这话就是屁话一堆!
  王学斌的所作所为超乎了常人的认知观念,常人自然是不肯相信的。
  黎民百姓就是常人,只要他们不信,王学斌的目的就达到了一半。
  王学斌这么多年终究不是白混的,对人性的把握还算到位。
  看着殿内普通士子疑虑的神情,他知道自己的目的达成了。
  但是,此时让他警惕的是,一旁龙阳君的嘴角,同样挂着笑意!
  王学斌设想的很好,但他终究不是当代之人,两千年时光带来的不仅仅是生活习惯风俗的差异,更是常识上的相悖。
  王学斌想要通过这个大会赢得民心,赢得民心的要点,在于师出有名。
  民众的怜悯总会给予弱小的那个,尽管民众自己更加弱小,但是他们不会在乎。
  王学斌把秦国渲染成弱小的那个,那么普罗大众的想法,就会不自觉的倒向秦国。
  但是,他忽略的是,在这个阶级分明的时代,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叫做民!
  百姓百姓,平民黔首连名姓都没有,如何能算得上百姓?
  龙阳比王学斌更加清楚,只要他能说服贵族,那么天下绝大多数势力都会支持魏国。
  在这个时代,贵族才是天下的主导力量。
  百姓只能为战争提供人丁,至于战争的其他要素,都把握在这些贵族手里。
  贵族的思维方式与百姓完全不同,贵族在乎的是利益的多寡。
  至于感性...
  多少钱一斤?
  贵族不在乎战争是不是正义,只要他们得利,他们可以毫不在意的喊出‘我蛮夷也’的口号!
  民心所向?
  后世的常识在这个时代完全就是笑话!
  民心?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