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权诈的时代(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蔡泽闻言,神色顿时凝重起来。
  “王观澜每到一地,必细查当地人口、田地、粮秣、民风民怨,起初臣还不以为意,但是一路行来才发觉,臣对秦国上下了解已然清晰明了!
  臣如此,王观澜必定更胜于臣!”
  蔡泽声音凝重之中带有一丝丝惶恐,这一路行来,他对秦国上下有了十分透彻的了解,对今后治国理政的帮助不可估量!
  这也是他最戒备的地方,他能了解到的,王观澜必然能了解到,他了解不到的,此人未必了解不到。
  一个他国之人,比秦国相邦更了解秦国,这怎么能不让人惶恐。
  秦王闻言面色不变,反而问道:
  “依相邦观之,我秦国可否招揽此人?”
  蔡泽沉思片刻,摇了摇头:
  “臣摸不透此人的心思,不敢私自揣度,但此人对我秦国并无恶意,相反,此人对商君变法赞不绝口,并非毫无可能!”
  秦王微闭双眼,猛然睁开,果断的吩咐道:
  “明日,寡人要亲自去行馆拜会此人,蔡相,你随寡人一同前往!”
  蔡泽闻言一惊,想要起身劝阻。
  这可不是话本小说,什么三顾茅庐、礼贤下士,这都是扯淡。
  作为一国之君,能够待之以诚,这就是最大的礼遇了!
  三顾茅庐?
  只是一些自认怀才不遇的秀才们的意淫罢了。
  战国讲的是什么?
  是君以国士待我,我必国士报之!
  什么叫做国士以待?
  就是你把国家重要权柄交给我,我必然会为你做出应有的贡献!
  是公平,是对等!
  战国是一个权诈的时代,什么空口白话都没有实际行动实在。
  这也是礼崩乐坏的原因。
  人与人之间没有信任,有的就是实际,就是白纸黑字!
  不相信任何虚言,自然就不在乎任何虚礼。
  在蔡泽看来,秦王这番虚礼并没有什么意义,还不如许以高位,赐以厚禄,这可比礼贤下士管用多了。
  “大王,此事不妥,明日还是让臣去迎接此人吧,大王位尊,不宜轻动。”
  秦王自然明白相邦的顾虑,摇了摇头,郑重说道:
  “此人手中有寡人所欲之物,将于求人,先下于礼,王观澜此人确有神异之处,寡人亲自迎接,算不得折损颜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