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八零之农女进城[年代] 第24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李秀兰对丈夫的出现,太过吃惊!
  这人黑瘦了许多,在女儿后头亦步亦趋。
  贺明珠把事情前因后果告诉了妈妈,然后询问她:“妈,咱们房子还差一些扫尾,你和阿莲都忙小食堂,要么让我爸做个监工?要么就我跟隔壁胖婶那说一声,让他去人家造桥队打个下手。你看哪个好?”
  贺明珠的想法是:爸爸这个人,耳根子不行。不能再放任他在老家待着,那样迟早有天要被有些人利用个彻彻底底。
  要么跟以前一样,随外公出去。要么,就在龙镇,给他找个活。
  这会儿外公也没说要出门的打算,想必一时半会也不成;那就只能留龙镇,留这儿,那还是得看妈妈的想法。
  李秀兰虽然在外头这些时日,见了不少世面,长了不少见识,但骨子里还是有家和万事兴的想头。
  丈夫这个人,性子胜也忠厚,败也忠厚。他不像阿莲的前夫,好赌好打。说起来,他并没有那些不堪的原则性大毛病。想有儿子,但不屑抛妻弃女,在外面搞三搞四。再就是家庭观不太对劲,过于顺长辈,搞不清轻重亲疏。
  哎……知道要去赚钱,知道没脸见老婆孩子,说明这个人还有得救。
  “麻烦人做什么,造桥可不是没技术的人能干的。我和阿莲忙着呢,师傅们都是大老粗们,跟他正好一路人,有话说。”李秀兰用漫不经心的语气说道。
  贺正忠顿时眉开眼笑,跟老婆卖乖,诉说自己这些日子以来都去了哪里,干了哪些活,赚了多少钱。
  李秀兰翻了个白眼,也不去搭理他,转头对看了好一阵戏的朱晓明招呼:“晓明呀,今天是你来送砖呐,阿姨都好久没见着你了。”
  贺正忠心里默默地叨叨:我更久吧……
  该。
  朱晓明嘻嘻笑,散发他这“婆婆奶奶杀手”的独特魅力:“阿姨,我天天跟我妈念叨你呢,说你这厨艺好得简直叫我天天都忘不了!”
  把李秀兰哄得呵呵笑:“你这孩子,嘴可真是太甜了,哪有你说得那么好。”
  “真的,阿姨,我从来不撒谎。”朱晓明又想起一件事,“对了,阿姨,我去省城了,给你带了条红围巾。过年的时候戴,特别喜庆!”
  李秀兰看了一眼自家女儿,收了笑,摆摆手:“不用啦,阿姨不怎么戴围巾。勒脖子,不习惯。”
  “没关系呐,不围脖子,当披肩也使得的。明珠她也收了我送的77zl衣服了,阿姨你就别客气了。”
  贺明珠扶额,抽抽嘴角:“你可得说清楚,我那是帮你转卖!要不然,你拿回去,我也省得费力气。”
  “哦。”朱晓明讪讪地赔不是,“对不住,对不住,我说错了。”
  ……
  待朱晓明回去后,贺明珠又把贺正忠给叫出来。
  “爸,有件事,我丑话说在前头。我知道阿婆和叔婶他们有,想把继根过继给你的想法。我先说明,我跟我妈是绝对不会同意的!如果你有这个心思,那趁早说了,看我妈有个什么章程。”
  这后半句话的意思,只差说,看我妈是不是要离婚。贺正忠虽然是个迟钝的,却也听懂了。
  他是有女儿出嫁,自个儿老了,得倚靠侄子的想法。但是,如果说过继,那他是从来没想过的。都是一家子,都是姓贺,过继来过继去,有什么意义?他是差那一声“爸”吗?他是差养老的人好嘛!
  明珠阿婆也还没来得及在他跟前说起这个事,所以这是他第一次听说,第一反应就是:
  “没有这样的事啊,爸想都没想过啊!爸最多就是觉得你堂弟们都是姓贺的,要留家里的。以后我和你妈老了,他们可以照应我们。”
  贺明珠不管他到底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但随便他怎么想,反正话说在前头。
  “不就是养老吗,每个月50块钱给你够不够?”贺明珠从兜里抽出5张大团结,“以后我的钱只会越赚越多,等你们真七老八十了,50一天都不在话下。”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