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讨论(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倒也是个问题,特别是这次比赛还要照顾到地面上的战斗,所以交战的高度应该不会很高。”
  音羽点了点头,认同了美香的说法。
  见到音羽认同了自己,美香也受到了不少的鼓舞,很快便再次开口了。
  “而且火力方面也是个问题呢,6挺12.7mm机枪的纸面数据虽然漂亮,但在实际的战斗中很难快速摧毁敌机。另外,虽说有1880发的备弹,但弹药分的分配并不平均,内侧的两挺机枪有400发备弹,而外侧的四挺机枪却只有270发的备弹,一旦外侧机枪的弹药消耗殆尽,就只能使用两挺机枪攻击了。”
  音羽倒是有些惊讶了,没想到美香连这种小知识都知道。
  就连音羽也不得不承认,自己还是小看了美香。
  “真是可惜了呢,我还想试试传说中的k-14自动陀螺瞄准具呢。”
  音羽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摇了摇头。
  k-14自动陀螺瞄准具设计基于英国费伦梯(ferranti)公司的技术。当这个瞄准具最初出现时,被认为是奇迹。飞行员只要将敌机翼展标尺定好,并用瞄准具反射镜上的光环套住敌机,并通过油门杆上的旋钮来调节光环大小与目标翼展一致,只要光环罩住敌机,就可以扣动扳机,而其中的提前量计算统统交给模拟计算机处理。
  p-51能拥有这么辉煌的战绩,k-14自动陀螺瞄准具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听了音羽的话只会,美香只是笑了笑。
  “音羽桑的炮术这么好,用自动瞄具反倒只会影响你呢。”
  “好了,p-51先放到这,先看看德系的bf109g-2和fw190a-4吧。”
  音羽说完,便把目光移到了下方的两架飞机上。
  bf109g-2中的g,代表着gustav,即古斯塔夫,这也是bf109系列中产量最大的型号。正式服役的共有10个型号,总产量超过10,000架,所有的日间战斗机部队和8个仆从国都广泛使用这种战斗机,直到战争结束。
  根据军方最初的要求,g型将牺牲机动性以换取更高的速度,整个设计围绕更重的db605发动机展开,要求增强机体结构来承受这种更有力的发动机,而机体重要的增加必然要求强化起落架,这又带来重量的增长。后果是毫无疑问的,翼载变大,操纵性降低。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