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8章 改元龙兴(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时间,辽国的风气变了,郭浩南北两次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狠狠打击了辽国的士气。
  自五代以来,中原视契丹为洪水猛兽,心里想多少有些畏惧,一直不想招惹。
  可是郭浩继位后,根本不把辽国放在眼里,正所谓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
  郭浩知道辽国强大,想要打他不是打不过,但是打完之后的代价,不能不考虑。
  如果郭浩不去铲除那些隐患,以中原之力直接讨伐辽国,无论是东北的女真,还是西北的羌人,都可能会趁火打劫。
  两虎相争,必定是两败俱伤,而鹬蚌相争,最后是渔人得利。
  就算没有外来的隐患,征战给百姓带来的苦难也是不能忽略的,如果付出的代价太大,中原内部也有很多不确定因素。
  郭浩不想给人做嫁衣,所以他一直避免和辽国大规模冲突,因为两国实力的增加,规模大小的上限也在增加。
  这次收复西北,灵州防线宋辽两国也打了一段时间,辽国想要组织大宋收复西北,而大宋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拦住辽军。
  事实证明,郭浩的猜测没错,辽国不敢投入太多兵力,因为涉及的利益太多,契丹贵族不在乎那些吐蕃的奴隶。
  而东北那边更是虚张声势,曹彬的海军都没露面,辽军象征性地进攻几次,就撤军了。
  没有威胁到契丹核心利益,那些契丹贵族是不会拼命的,再加上女真过让出了北面的地盘,所以也说的过去。
  辽国接受了现实,没能阻止大宋的扩张,郭浩逐个击破,对于华夏大地上那些没落的政权,一个都不打算放过。
  二月,郭浩和内阁商议过后,觉得现有的几家书院还是不够,于是决定在各省分别建设高级书院,并命名为大学。
  如此一来,幼学和大学就是民间的教育机构,而原有的几家书院升级为太学。
  这个政策,使大宋的教育系统更接近后世,幼学是小学中学,大学就是大学,而太学则是研究院级别。
  完善了教育体系,郭浩决定在幽州建设军事学院分院,如此两所军校,足够为大宋提供军事人才。
  幽州的建设有一段时间了,郭浩还没有去看过,北方天气寒冷,冬季不能施工,所以郭浩打算三月开工去去幽州看看。
  三月初一,汴梁城十分热闹。
  先是出使西域的使团出发,郭浩带着皇子们送行。
  正使张洎,少有俊才,博通坟典,南唐举进士,起家上元尉,累迁礼部员外郎,知制诰,后归顺大宋,在礼部任职。
  “张爱卿,此次出使,你代表的是大宋,弱国无外交,你身后站着的,是大宋的百万将士,万万子民!”
  张洎此时有些感慨,虽然此行会有危险,可是能够代表大宋出使,和民族英雄苏武比肩,这是一个文人最高的荣耀。
  “陛下放心,臣,必不辱使命!”
  郭浩拍了拍他的肩膀,亲手把使节递给他,张洎双手接过。
  郭浩这么做,其实是想效法汉武帝,当年苏武出使西域,这才使西域臣服,扩大了汉朝的地盘。
  郭浩现在情景再现,就是想像汉武帝一样,表达对这次出使重视的同时,给高昌国传递一个信息,你们最好不要不要反抗。
  使节团出发后,郭浩还要送走一个人,二皇子郭致舜。
  “舜儿,此次去南京,一路上要小心,有时间回来看看你母亲,同时也要保证身体。”
  郭致舜点点头,郭浩让他去金陵主持南方政事,其实已经把他放在了二线。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