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年代文里暴富 第25节(1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下溪公社有几十个大队,每个大队都有几千人,如今都聚在一起,那场面也很壮观。
  自然买卖都不错。
  而且,社员们也很兴奋和激动。
  其中差不多有一多半是来看热闹的。
  吃了乔青玉半斤小米糕,方晓梅不得不帮着乔青玉看摊,而乔青玉则是往返两趟将剩下的小米糕都卖掉了。
  正好赚了五十元,至此,第一笔收入到手!
  方晓梅目瞪口呆,这是她两个月的工资,乔青玉一个上午就赚出来了。
  太神奇了吧!
  乔青玉觉得小米糕买少了,看样子,下一个大集再有一千斤也能卖掉啊。
  只不过现在没有塑料袋,都用黄纸和油纸包装。
  买一块小米糕也得用张纸,太浪费,暂时不考虑这个买卖。
  乔青玉买了几个大小不一的篮筐,几个小坛子和一张榆木小饭桌以及一些零碎物品,正准备雇一辆马车拉回去,就看到已经回去上班的方晓梅带着她的舅舅钱副社长来找她了。
  第21章 果然,是奔着千丝麻来的
  乔青玉眼眸弯了弯,果然,钱副社长对千丝麻兴趣很大。
  不得不说,这人也是一个务实的基层负责人。
  否则的话,再好的东西也没用。
  既然是谈公事,乱哄哄的大集就不合适了。
  好在,集市本来就设在供销社的空地上,而供销社的对面就是公社的办公室。
  赶马车的虽然不认识钱副社长,可是他认识方晓梅,这是专门给人开出门办事的介绍信的。
  于是,热情的赶着马车将乔青玉买的东西拉到了公社的院子里。
  只不过,这马车自然是雇不成了。
  三个人朝着钱副社长的办公室走去。
  乔青玉整理了一下这件事的脉络,觉得十有可以成功。
  首先,大伯的名头也很好用,再就是千丝麻的价值。
  其实她也不过是投石问路,成与不成都不影响她的计划。
  但心底里还是希望能大面积普及千丝麻,它所代表的经济价值是现在农作物的十倍。
  也就是说,只要种上一年,社员的生活就会大变样。
  但这件事情实施起来可没那么简单,首先,各个公社在年前的时候就会将今年的种植计划报上去。
  可不是你想种什么就种什么的。
  种地是需要种子的。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