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节(3 / 4)
得了方琮亭的话,方琮珠这才松了一口气,不是她不想为妇女解放贡献自己的力量,主要是还没分得清上海这时候所出的阶段是什么时期,能不能贸然投入到这种社会改革里去——《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深深烙印在她的脑海里,革命是需要付出代价的,可无论如何要把代价控制在最小范围之内。
青年剧社在方家排练了一整天,戏剧的每一场都过了一遍,演员对自己在舞台上的位置动作心里大概都有了个数,方琮亭觉得特别满意,认为再排几天,把台词都弄熟了,就能完整的演绎出来了。
“咱们利用迎新晚会做首演,反响效果好,咱们就再排一个短剧,把流动舞台剧做起来,搬到各个居民点去演出。”
说这话的时候,方琮亭眼中闪闪有光,充满着一种坚毅。
方琮珠心里头有隐隐的担忧,看来方琮亭不会改变他的命运,迟早有一天,会因为革命这件事情被人捉了去。可是,她又不能未卜先知的告诉他,让他不要再踏足社会变革,好好的做他的方家大少爷就行。
吃过晚饭,剧社的成员各回各家,方家兄妹送他们到门口。林思虞经过方琮珠身边的时候,看着她的眼睛很认真的说:“方小姐,你应该把你的重心放到学习上去。”
方琮珠愣了愣,看起来林思虞不赞成她参加这种活动?
她点了点头:“嗯,我得要赶紧把功课补上来。”
“你不适合这个,真的不适合。”林思虞很真心的向她提出建议:“现在文宣部没有注意到这种舞台剧,但要是形成了气候,上边肯定会有人插手干预。”
“那你怎么还肯写剧本?”方琮珠有些好奇,林思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脑回路。
不赞成她演戏,他自己写剧本?
“因为我答应你哥了,谁让我和他是好朋友呢。”林思虞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方琮亭,苦笑了一声:“你哥一直很积极的在筹划这个青年剧社,我老是给他破冷水也不好,他请我帮他写一个剧本,我也只能帮忙。”
这就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吧?明知这件事情有危险,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这让方琮珠对林思虞有了一丝敬佩。
方琮亭朝这边走了过来,拍了拍林思虞的肩膀:“思虞,你这剧本写得不错,大家都说思想意义深刻!”
林思虞谦虚的笑着,没有说话。
“你再想想,写一个关于青年人面临人生抉择时的剧本,要有意义,要鼓动大家为国家而奉献自己的力量!”方琮亭一边说,一边思索着:“比如说投笔从戎,参加到战斗中去?”
林思虞皱了皱眉头:“琮亭,我尽力,只不过这个投笔从戎的话题比较敏感,我可能会把它改一改,等我有了初步构思的时候再和你来讨论,怎么样?”
“没问题,我知道你有办法写好!”
方琮亭抓住了林思虞的手晃了晃:“思虞,你就是我们复旦的一支笔啊,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方琮珠在旁边默默的观察着,林思虞的脸色沉静,看不出什么异常。
他心里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吧,只是不好打消方琮亭的积极性而已。
从今天林思虞写的这个剧本来看,倒也没有写反对现在政府的内容,只是从底层人民的生活出发,涉及到妇女思想解放的主题,应该不会被当局禁演——从剧本来看,他算得上是很圆滑的一个人了,既能表达诉求,又不会被扣上一顶激进青年的大帽子。
方琮亭算是找对人了,若是找了旁人,谁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剧本,会不会因为这个剧本被捉去坐牢呢。
方琮珠趴在书房的窗台往外边看着,心里有些忐忑不安。
算着日期,离复旦的招生考试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二十多天,可是她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难道这个年头考复旦的不少学霸,饶是她觉得自己考得不错,也惨遭淘汰?
方琮亭昨日还安慰了她一番:“琮珠,考不起也没事,我已经让孟敬儒托人去打听门路了,看看要捐多少钱才能买到复旦大学的通知书。”
方琮珠觉得这样做不妥当。
考不上说明自己跟复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必勉强要花钱买进去,好好的念一年高中,把各个知识点复习一遍,再考一年,应该就没问题了。
何必去花那些冤枉钱,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过来的。
特别是方氏织造,在不断更新的机器和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里,远远没有方琮珠想象里那样挣钱。 ↑返回顶部↑
青年剧社在方家排练了一整天,戏剧的每一场都过了一遍,演员对自己在舞台上的位置动作心里大概都有了个数,方琮亭觉得特别满意,认为再排几天,把台词都弄熟了,就能完整的演绎出来了。
“咱们利用迎新晚会做首演,反响效果好,咱们就再排一个短剧,把流动舞台剧做起来,搬到各个居民点去演出。”
说这话的时候,方琮亭眼中闪闪有光,充满着一种坚毅。
方琮珠心里头有隐隐的担忧,看来方琮亭不会改变他的命运,迟早有一天,会因为革命这件事情被人捉了去。可是,她又不能未卜先知的告诉他,让他不要再踏足社会变革,好好的做他的方家大少爷就行。
吃过晚饭,剧社的成员各回各家,方家兄妹送他们到门口。林思虞经过方琮珠身边的时候,看着她的眼睛很认真的说:“方小姐,你应该把你的重心放到学习上去。”
方琮珠愣了愣,看起来林思虞不赞成她参加这种活动?
她点了点头:“嗯,我得要赶紧把功课补上来。”
“你不适合这个,真的不适合。”林思虞很真心的向她提出建议:“现在文宣部没有注意到这种舞台剧,但要是形成了气候,上边肯定会有人插手干预。”
“那你怎么还肯写剧本?”方琮珠有些好奇,林思虞到底是个什么样的脑回路。
不赞成她演戏,他自己写剧本?
“因为我答应你哥了,谁让我和他是好朋友呢。”林思虞看了一眼不远处的方琮亭,苦笑了一声:“你哥一直很积极的在筹划这个青年剧社,我老是给他破冷水也不好,他请我帮他写一个剧本,我也只能帮忙。”
这就是为朋友两肋插刀吧?明知这件事情有危险,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做了,这让方琮珠对林思虞有了一丝敬佩。
方琮亭朝这边走了过来,拍了拍林思虞的肩膀:“思虞,你这剧本写得不错,大家都说思想意义深刻!”
林思虞谦虚的笑着,没有说话。
“你再想想,写一个关于青年人面临人生抉择时的剧本,要有意义,要鼓动大家为国家而奉献自己的力量!”方琮亭一边说,一边思索着:“比如说投笔从戎,参加到战斗中去?”
林思虞皱了皱眉头:“琮亭,我尽力,只不过这个投笔从戎的话题比较敏感,我可能会把它改一改,等我有了初步构思的时候再和你来讨论,怎么样?”
“没问题,我知道你有办法写好!”
方琮亭抓住了林思虞的手晃了晃:“思虞,你就是我们复旦的一支笔啊,没有你,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了!”
方琮珠在旁边默默的观察着,林思虞的脸色沉静,看不出什么异常。
他心里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吧,只是不好打消方琮亭的积极性而已。
从今天林思虞写的这个剧本来看,倒也没有写反对现在政府的内容,只是从底层人民的生活出发,涉及到妇女思想解放的主题,应该不会被当局禁演——从剧本来看,他算得上是很圆滑的一个人了,既能表达诉求,又不会被扣上一顶激进青年的大帽子。
方琮亭算是找对人了,若是找了旁人,谁知道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剧本,会不会因为这个剧本被捉去坐牢呢。
方琮珠趴在书房的窗台往外边看着,心里有些忐忑不安。
算着日期,离复旦的招生考试已经过去了差不多二十多天,可是她还没有收到录取通知书——难道这个年头考复旦的不少学霸,饶是她觉得自己考得不错,也惨遭淘汰?
方琮亭昨日还安慰了她一番:“琮珠,考不起也没事,我已经让孟敬儒托人去打听门路了,看看要捐多少钱才能买到复旦大学的通知书。”
方琮珠觉得这样做不妥当。
考不上说明自己跟复旦还是有一定差距的,不必勉强要花钱买进去,好好的念一年高中,把各个知识点复习一遍,再考一年,应该就没问题了。
何必去花那些冤枉钱,谁家的钱都不是大风刮过来的。
特别是方氏织造,在不断更新的机器和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里,远远没有方琮珠想象里那样挣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