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6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估计只能便宜后面的《午间新闻》了……]
  这个念头刚在李瑞文的脑海里闪过,导播就站在面前激动地挥了挥手,比了一个数字2。
  乔御获奖了。
  上一则新闻内容刚过,摄像机对准了李瑞文的脸。
  “现在临时插播一条新闻。”
  “2015年1月16日,美国数学学会在丹佛市召开了数学年会,并决定授予我国青年学者乔御柯尔奖,以表彰他在数论领域的突出贡献。
  “这是华人第一次获得这项国际大奖,除此外,乔御也是柯尔奖历史上最年轻的获奖人!”
  ……
  ……
  四九城,一位老人正坐在车上闭目养神。
  车载广播内,李瑞文的声音情绪饱满,振奋人心。
  老先生睁开了眼,道:“这个乔御,是国人?”
  他指的是土生土长的华人,而不是美籍华人。
  坐在前排的秘书道:“是,目前还在燕京大学读大一。”
  “那很不错。”老先生的脸上有了点笑意。
  秘书想起了自己老师的嘱托,笑着道:“的确。我听说燕大还特意把他提交到了‘万人计划’的名单里。”
  老先生道:“当初赵老跟我建议,要留住科学家,现在日子好了,不能让我们的学者饿着肚子搞科研,和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才有了‘万人计划’。如果这个万人名单里,每位年轻人都能有这样的成就,赵老该乐坏了。”
  他说的赵老先生,是华国工程院的院长。
  华国工程院的院长由权力机关选举产生,享受副国级待遇。
  秘书道:“是……不过您知道,我是燕大毕业的。我之前还看见燕大的教授在群里抱怨,说乔御的审核没有通过。”
  “这是什么原因?”
  “第一,是因为乔御大学还没毕业,不到博士生标准;第二,李院士说乔御家里不缺钱,不需要国家的资助……”
  老先生不赞成地摇了摇头:“学历和水平并没有直接关联,这个年轻人吃亏在了年纪上,那就不是他的问题,是我们的问题。而且他家庭条件是一回事,我们的态度是另一回事。”
  不知道是想起什么,老先生重重叹了口气:“不能让真正有能力的学者们寒心。”
  “这样吧,你去安排人政审,没问题就去找赵老先生商量一下,看他怎么说。术业有专攻,我相信赵老的判断。”
  秘书忙不迭地应下。
  这辆红旗车,在其余车的护送下,缓缓通过门口立着国旗的中式牌楼。
  ※※※※※※※※※※※※※※※※※※※※
  怒,你们听我解释:我本来昨天23点就写完了更新三千八百多字,我用的wps,结果要退出去的时候摁倒快捷键一键删除了,还他妈直接ctrl+s覆盖了。
  总之晚了两个多小时。呜呜,我的小红花。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