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夜闯少林(求收藏,求推荐!)(2 / 3)
萧太后惧其武功之高,只好答应他的条件。
因为当时契丹也并非铁板一块,虽然国力强盛,但朝堂之上纷争激烈,全靠她和儿子耶律隆绪在撑着。
若是两人都死在澶州,只怕用不了多久,朝堂就会分崩离析。
再加上身后有女真族虎视眈眈,边境还有党项部枕戈待旦,也不容得她拒绝。
后来宋辽两国关系逐渐缓和,开通了边境贸易,几十年来相安无事。
唯一的变故,就是在澶州的时候,李玄微趁着夜色把王钦若和丁谓两人的脑袋摘了下来。
这两个人不但屡次三番劝真宗弃都南逃。
而且在历史上,也正是这俩人害的名臣寇准远离朝堂,郁郁而终。
李玄微当然不会放过他们。
…………
“恩师他老人家一切都好,只是有些时候会提起您……”
萧远山秉弟子礼跪坐在旁,“说是没有机会和您真正分出胜负,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你师父也是老僧遇见过的最强对手,当年他误以为我去刺杀辽主和萧燕燕,生怕我将两国的局势激化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所以便出手拦截……”
李玄微也想起了当年那一战。
他和杨四郎缠斗了近百招,也没有分出胜负输赢。
最后还是他心思一动,利用当时的干燥环境,以“燃木刀法”引火烧了辽军大营,才伺机掳走萧太后和辽主。
后来大辽退兵,杨四郎也重新当回了他的驸马,两人此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倒是李玄微在行走的江湖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与大宋朝廷关系密切,还曾经给仁宗皇帝留下过一封密函。
若是日后大宋蒙难,只要有人手持此函前来找他,他都会竭尽全力出手相助。
不过多年来两国始终平安无事,最近几年契丹虽有些蠢蠢欲动,似乎想要和西夏结盟共同对付大宋,但西夏的态度却模棱两可。
西夏前身乃是党项部。
夏王李元昊建国后才有了西夏,并且率师东进,挥兵中土,先后击败宋辽两国,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现在李元昊虽然因兵变惨死刀下,可他的后继者也非是凡俗之辈。
不但使得国力越发强盛,还以重金招募江湖上的高手,组建成了一品堂,实行暗杀和清除异党等见不得光的事情。
接下来,萧远山又趁机请教了许多问题,他心中没有了魔障,武学进境可谓是飞快增长。
很多疑惑不解的地方,李玄微略微指点,他就能明白其中道理。
直至黄昏,萧远山才意犹未尽的带着乔峰离开。
之后,萧远山经常前往少林。
因为当年雁门关的事情,少林众人心感有愧于他,所以也任其随意前往。
他和玄慈也见过几面,气氛相对来说还算融洽。 ↑返回顶部↑
因为当时契丹也并非铁板一块,虽然国力强盛,但朝堂之上纷争激烈,全靠她和儿子耶律隆绪在撑着。
若是两人都死在澶州,只怕用不了多久,朝堂就会分崩离析。
再加上身后有女真族虎视眈眈,边境还有党项部枕戈待旦,也不容得她拒绝。
后来宋辽两国关系逐渐缓和,开通了边境贸易,几十年来相安无事。
唯一的变故,就是在澶州的时候,李玄微趁着夜色把王钦若和丁谓两人的脑袋摘了下来。
这两个人不但屡次三番劝真宗弃都南逃。
而且在历史上,也正是这俩人害的名臣寇准远离朝堂,郁郁而终。
李玄微当然不会放过他们。
…………
“恩师他老人家一切都好,只是有些时候会提起您……”
萧远山秉弟子礼跪坐在旁,“说是没有机会和您真正分出胜负,是他此生最大的遗憾。”
“你师父也是老僧遇见过的最强对手,当年他误以为我去刺杀辽主和萧燕燕,生怕我将两国的局势激化到无可挽回的地步,所以便出手拦截……”
李玄微也想起了当年那一战。
他和杨四郎缠斗了近百招,也没有分出胜负输赢。
最后还是他心思一动,利用当时的干燥环境,以“燃木刀法”引火烧了辽军大营,才伺机掳走萧太后和辽主。
后来大辽退兵,杨四郎也重新当回了他的驸马,两人此后就再也没有见过面。
倒是李玄微在行走的江湖的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与大宋朝廷关系密切,还曾经给仁宗皇帝留下过一封密函。
若是日后大宋蒙难,只要有人手持此函前来找他,他都会竭尽全力出手相助。
不过多年来两国始终平安无事,最近几年契丹虽有些蠢蠢欲动,似乎想要和西夏结盟共同对付大宋,但西夏的态度却模棱两可。
西夏前身乃是党项部。
夏王李元昊建国后才有了西夏,并且率师东进,挥兵中土,先后击败宋辽两国,形成了三分天下的格局。
现在李元昊虽然因兵变惨死刀下,可他的后继者也非是凡俗之辈。
不但使得国力越发强盛,还以重金招募江湖上的高手,组建成了一品堂,实行暗杀和清除异党等见不得光的事情。
接下来,萧远山又趁机请教了许多问题,他心中没有了魔障,武学进境可谓是飞快增长。
很多疑惑不解的地方,李玄微略微指点,他就能明白其中道理。
直至黄昏,萧远山才意犹未尽的带着乔峰离开。
之后,萧远山经常前往少林。
因为当年雁门关的事情,少林众人心感有愧于他,所以也任其随意前往。
他和玄慈也见过几面,气氛相对来说还算融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