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四章 差异(2 / 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杨司令,请恕我直言,就我刚才看到的一幕我也十分的诧异,如果放在其他国家的部队当中,那个军官是要受到军方处置的。”
  阿克波利尔的手指向了那个连长,杨小林顺着看了过去,嘴角笑了一下:“苟三娃!”
  苟三娃真的没有想到杨小林能一下喊出他的名字,有一种激动的感觉让他一时居然不知道说什么的好。不过在部队的长久训练让他马上做出了反应,脚步往前一步:
  “到!”
  杨小林问道:“为什么打人?”
  “他们在战场上犯了错,为了保证他们能记住自己的错误!”
  杨司令的脑袋转向了阿克波利尔:“将军,听到了么?”
  阿克波利尔耸了一下自己的肩膀:“我无法理解。”
  杨小林呵呵一笑:“我送你一样东西吧,苟三娃,把你身上的三个本本拿出来给我!”
  也不用去找,苟三娃马上从口袋就掏了出来。一个是《步兵战场纪要》,一个是指挥战斗人员才有《军队士兵管理手册》,剩下一本则是部队学文化通用的《三字经》。
  杨小林把前两本先给了阿克波利尔:“将军,这两本相信你也有,我们的士兵和指挥官人手一册,上面有详细的战场上的要求,这些要求不是军纪,是很多士兵用自己的生命总结出来的经验,总结出来是干什么的?不是让我们看的,是让我们遵守的!”
  他把那本《三字经》拿在手里晃了一下,这是军队文化教育的初级课本,为什么选《三字经》当课本?
  杨小林把《三字经》送给了阿克波利尔:“这一本,希望将军能好好看看,也许你能对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有一点的认识。其实里面只教了我们一个道理,什么是方圆。”
  这个时代的三字经只有一千字,又叫千字文。可这一千字真的是中国文化的沉淀。我们和西方的差异也就在这里,西方人追求的是人人平等,在他们的理念中每个人的权利都是一样的,父母兄弟也不能损害自己的利益。
  这真的好么?
  我们的传统文化要求的是亲师友,习礼仪。我们的礼仪是什么?是把大的梨让给兄长,是为自己的母亲的捂被窝!西方人长大十八岁之后就离开自己的父母闯荡世界,我们的道德却要求我们等我们长大的时候要留在父母身边像他们曾经照顾我们一样的照顾他们,我们的观念就是为了自己亲人可以牺牲自己的利益!
  这真的不好么?
  还有阿克波利尔看到的暴力也是一样,说到底是双方文化上差异。那两个士兵为什么心甘情愿趴下来挨打也不吭声?因为我们中国人从小就知道,做了错事就要挨打,而打是为了让自己记住错误。
  杨小林当然不会和阿克波利尔详细的解释一番,送他一本三字经让他自己去看去吧,他要是认真看的话应该能理解。如果他不看,自己说也是浪费时间。
  阿克波利尔把三本书都收了起来:“谢谢,我会看的。”
  杨小林说道:“将军,这一次我不是给你送书来的,有件事情我想和你说一下,我们马上就要对施特塞尔兵团展开攻击,随着战争的进行被俘虏的俄国士兵比如越来越多,这管理上存在很大的难度。我不喜欢在他们放下武器之后还有流血事件发生,所以我想请你出面,组织一下那些俘虏,让他们能平稳一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