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共和第一师(2 / 2)
就拿部队的将军们来说,战功并不是他们升迁的唯一标准,资历,人脉,有的时候比战功更重要。
对于那些打了败仗的同僚俄国将军们缺乏容忍,他们总是喜欢把所有的责任都给推在那些战场上失败的将军身上。比如这一次战斗,勃鲁希诺夫被击败是他自己指挥失当,但是俄国军队在大集团行动中配合不够也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这个问题却没有人提起,大家都在往勃鲁希诺夫身上扔石头,明显是想把已经掉在坑里的勃鲁希诺夫给一下砸死算了。
中国人那边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尽管他们取得了胜利,但是中国的总指挥杨小林在军事会议上面做了自我检讨,承担了喜峰口一战中国南方革命军五千士兵几乎全军覆没的责任。
杨小林说这是因为战前他对可能会出现的局面预计不足,所以在机会忽然到来的时候准备不够充分造成的。并且他在会议上向南方革命军人道歉,为他以前对革命军的态度表示忏悔。
同时吴兆麟被任命为中国第三方面军司令,他将带着部队去山东,负责第三方面军的组建工作,而参加喜峰口战斗部队编制也被保留了下来,杨小林将他们确定一个师的编制,而中国的大总统袁世凯亲自给这个师命名——共和第一师,师长熊秉坤。
不管是袁世凯还有杨小林,都没有说这支部队到底是北洋军还是革命军,他们是打响共和第一枪的部队,五千多兄弟用他们生命,换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这场胜利也真的让一些国家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穆默公使在第一时间就给老袁发来了外交公函,要求与袁世凯和杨小林就目前的战争局势进行缜密的磋商。
“杨司令,柏林方面想让我问一下,您对战争到底是什么规划的?中国以什么标准为胜利?”
穆默先生开场白非常直接,他问的是杨小林,可却让袁世凯这个时候嘴角不经意的笑了一下。老袁注意到德国人措辞上的改变了,虽然德国人好几次说相信中国人,但是袁世凯的心里很明白,德国人说这话是为了让自己有勇气去和老毛子拼命,这好像是他们第一次明确的问中国将把战争进行到什么程度。
老袁知道,这句话表示最少德国人已经相信中国有机会真的能打赢老毛子了。
他也没有说话,其实,老袁自己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一直想的是杨打鬼能不能挡住俄国人,现在看来没有问题了,他也想知道,在杨打鬼那里,中国的胜利是什么条件。 ↑返回顶部↑
对于那些打了败仗的同僚俄国将军们缺乏容忍,他们总是喜欢把所有的责任都给推在那些战场上失败的将军身上。比如这一次战斗,勃鲁希诺夫被击败是他自己指挥失当,但是俄国军队在大集团行动中配合不够也是一个很明显的问题。
这个问题却没有人提起,大家都在往勃鲁希诺夫身上扔石头,明显是想把已经掉在坑里的勃鲁希诺夫给一下砸死算了。
中国人那边的表现完全不一样,尽管他们取得了胜利,但是中国的总指挥杨小林在军事会议上面做了自我检讨,承担了喜峰口一战中国南方革命军五千士兵几乎全军覆没的责任。
杨小林说这是因为战前他对可能会出现的局面预计不足,所以在机会忽然到来的时候准备不够充分造成的。并且他在会议上向南方革命军人道歉,为他以前对革命军的态度表示忏悔。
同时吴兆麟被任命为中国第三方面军司令,他将带着部队去山东,负责第三方面军的组建工作,而参加喜峰口战斗部队编制也被保留了下来,杨小林将他们确定一个师的编制,而中国的大总统袁世凯亲自给这个师命名——共和第一师,师长熊秉坤。
不管是袁世凯还有杨小林,都没有说这支部队到底是北洋军还是革命军,他们是打响共和第一枪的部队,五千多兄弟用他们生命,换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这场胜利也真的让一些国家的态度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穆默公使在第一时间就给老袁发来了外交公函,要求与袁世凯和杨小林就目前的战争局势进行缜密的磋商。
“杨司令,柏林方面想让我问一下,您对战争到底是什么规划的?中国以什么标准为胜利?”
穆默先生开场白非常直接,他问的是杨小林,可却让袁世凯这个时候嘴角不经意的笑了一下。老袁注意到德国人措辞上的改变了,虽然德国人好几次说相信中国人,但是袁世凯的心里很明白,德国人说这话是为了让自己有勇气去和老毛子拼命,这好像是他们第一次明确的问中国将把战争进行到什么程度。
老袁知道,这句话表示最少德国人已经相信中国有机会真的能打赢老毛子了。
他也没有说话,其实,老袁自己也没有想过这个问题。他一直想的是杨打鬼能不能挡住俄国人,现在看来没有问题了,他也想知道,在杨打鬼那里,中国的胜利是什么条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