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前兆之风起(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沛相府。
  陈珪、陈登父子相对而坐。
  陈登道:“父亲,孩儿观那太平道行事多有诡秘之处,恐有犯上作乱的意思。”
  “我儿所言当真?”陈珪面色沉肃,
  陈登郑重的点点头:“绝无半点虚言!”
  “如此……”
  陈珪也有些坐不住,在屋内来回走了几个来回,猛的一抬头,道:“登儿,你且带着你弟弟回老家,其余不做理会。”
  “这……”陈登迟疑的看了眼陈珪,见其面色肃然,只能应道,“是,孩儿遵命!”
  次日,陈登带着刚满十岁的弟弟陈应离开相县,回返老家淮浦。
  陈珪经过一夜的思索也有了决断,先是书信一封,遣心腹送往洛阳,然后又遣心腹手下在沛国多加打探太平道的消息。同时亲自拜访了沛国公,上禀此事,然而沛国公对此丝毫不在意,喝退了陈珪。
  ……
  清河国。
  清河孝王王府也几乎同时发生这样一幕,甚至那人比陈珪还要狼狈,直接就被扔了出去。
  “竖子不足与谋啊!”
  被扔出去的那人望着王府长叹一声,遂转身离开,之后再也没有在清河出现,不知去往了何方。
  ……
  颍川,颍阴。
  某草屋。
  一儒雅中年文士,一青涩青年文士,一放浪形骸顽童,分坐三面。
  “攸观此间不日即将乱起,二位何不随攸同往洛阳避乱?”儒雅中年文士款款道。
  青涩青年文士轻轻挥了挥衣袖,回道:“洛阳再好,哪有此间三五薄酒可以肆意畅饮!”
  儒雅中年文士闻言,了然的点点头,随即又转向顽童,道:“奉孝可愿随攸同往洛阳?”
  “母丧,孝难违,不远行!”顽童拒绝得更加干脆。
  儒雅中年文士似是早有所料,面上没有丝毫失望之色,只是摇了摇头,自袖中取出一把钥匙,道:“既如此,攸便不做那恶人,便独自上路了。不过,为防万一,若是遇到危险就躲到攸府上去吧。正好攸的地窖里尚有不少美酒,就送你们了。”
  青涩青年文士、放浪形骸顽童闻言俱是眼前一亮,同时道:“如此甚好!”
  说完,青涩青年文士郑重的收好钥匙,顽童倒是没有任何意见。
  “如此,后会有期!”儒雅中年文士似是放下了心头的块垒,轻松道。
  “后会有期!”
  随即,儒雅中年文士丝毫不拖泥带水的转身离去。
  屋内剩下的二人顿时沉默了下来。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