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公孙延之死(下)(2 / 3)
“鲜卑?北方的蛮子吗?他们怎么了?”
张让见刘宏的好奇心起来了,心底又是一笑,接着说道:“这鲜卑蛮子们胆子大得很呐,竟敢犯吾大汉天威,南下扣边。这也就算了,可是这个老臣有什么关系?”
“额~”刘宏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了,没办法,这转折有些快,缓缓?
缓了缓,刘宏回过神,道:“是啊,这和张常侍有什么关系?”
重点呢?抓住重点,好吗?
张让却是不急,表情依旧,道:“是啊,老臣也想闹明白,鲜卑蛮子和老臣什么时候有关系了?怎么他们南下扣边就是老臣的原因了?老臣不懂!”
“不知陛下可明白?”此话一出,张让便十分期待的看着刘宏,活像看的不是一个十岁刚刚出头的孩子皇帝,而是一个英明神武、明察秋毫的皇帝。
刘宏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一切,面上的得意怎么都遮掩不住。看得张让心中暗道:成了!
“那是,朕怎么可能不明白。”刘宏得意道,“不过张常侍想要知道就要等一段时间了。”
“陛下英明,陛下神武!”张让好不要脸的夸道,“高祖保佑,大汉又要出一代明君……”
一阵夸赞,弄得刘宏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到底是年纪小了些,早年的生活也穷困了些,还未达到受到夸赞面色不动如山的境界。
过了一阵,经过张让不着痕迹的让刘宏意识到了鲜卑南下的可怕事实。
“这可如何是好?”刘宏一惊,不由有些急躁。
旋即,却见到张让淡定的神色,刘宏也跟着一松,道:“张常侍可是已有应对办法,不如说来听听?”
张让好不推辞的说道:“陛下明明已有决断,却仍是要老臣来说,也罢,那就说说老臣建议。”
刘宏装作一脸高深的说道:“嗯,说来听听,说不定与朕想的一样。”
饶是张让自以为脸皮厚得很,也被刺激的一抽。好在刘宏这会正沉浸在装模作样之中,并未发现。
张让恢复之前的淡然,道:“太常大人智计非凡,弹压边郡蛮夷多年,想来只要太常大人出马,必定是马到功成。”
“咦?”刘宏装作一脸的惊诧,道,“张常侍果然深明朕心,没错,朕想的就是张奂,想来有他出马,必定马到功成。”
有了之前的经历,张让这次没有半点受激,继续夸道:“陛下神机妙算,老臣自愧弗如!”
哪点儿神机妙算了?
刘宏却很受用,然后下旨任命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率军应战鲜卑。
次日早朝,大臣尽皆参了张让等常侍一本,令刘宏甚是不高兴,尤其是少有上朝的公孙延这次也来上朝了,更是不高兴了。
不过随后公孙延主动请命随军北上,倒是令刘宏一时拿不准主意了。
虽然他在董太后的示意下渐渐疏远了公孙延,也觉得很有道理,但他也知道公孙延乃是文士,不是武将,随军北上怎么想都觉得没有必要。
张让却默契的和公孙延达成了协议,于是推了一把,迷迷糊糊之下便同意了,任命其为监军,随张奂北上。
事后,董太后问及鲜卑南侵之事,又从刘宏口中得知此事后,很是赞同的说道:“合该如此!该报的恩,已经报了,现在也该轮到他出力了。”
刘宏听后觉得大是有理,也就暂时忘了公孙延这么个人。知道鲜卑被打退,公孙延身死的消息传来。
刘宏先是一阵大喜,接着便是不安。公孙延是刘宏的亲信,这是所有大臣都知道的,现在人没了,没有表示似乎不妥。
一时间拿不定主意的刘宏便找来张让商议,张让不知为何并未插嘴,只是让他与董太后言语。 ↑返回顶部↑
张让见刘宏的好奇心起来了,心底又是一笑,接着说道:“这鲜卑蛮子们胆子大得很呐,竟敢犯吾大汉天威,南下扣边。这也就算了,可是这个老臣有什么关系?”
“额~”刘宏觉得脑子有些不够用了,没办法,这转折有些快,缓缓?
缓了缓,刘宏回过神,道:“是啊,这和张常侍有什么关系?”
重点呢?抓住重点,好吗?
张让却是不急,表情依旧,道:“是啊,老臣也想闹明白,鲜卑蛮子和老臣什么时候有关系了?怎么他们南下扣边就是老臣的原因了?老臣不懂!”
“不知陛下可明白?”此话一出,张让便十分期待的看着刘宏,活像看的不是一个十岁刚刚出头的孩子皇帝,而是一个英明神武、明察秋毫的皇帝。
刘宏真真切切感受到了这一切,面上的得意怎么都遮掩不住。看得张让心中暗道:成了!
“那是,朕怎么可能不明白。”刘宏得意道,“不过张常侍想要知道就要等一段时间了。”
“陛下英明,陛下神武!”张让好不要脸的夸道,“高祖保佑,大汉又要出一代明君……”
一阵夸赞,弄得刘宏都有点不好意思了,到底是年纪小了些,早年的生活也穷困了些,还未达到受到夸赞面色不动如山的境界。
过了一阵,经过张让不着痕迹的让刘宏意识到了鲜卑南下的可怕事实。
“这可如何是好?”刘宏一惊,不由有些急躁。
旋即,却见到张让淡定的神色,刘宏也跟着一松,道:“张常侍可是已有应对办法,不如说来听听?”
张让好不推辞的说道:“陛下明明已有决断,却仍是要老臣来说,也罢,那就说说老臣建议。”
刘宏装作一脸高深的说道:“嗯,说来听听,说不定与朕想的一样。”
饶是张让自以为脸皮厚得很,也被刺激的一抽。好在刘宏这会正沉浸在装模作样之中,并未发现。
张让恢复之前的淡然,道:“太常大人智计非凡,弹压边郡蛮夷多年,想来只要太常大人出马,必定是马到功成。”
“咦?”刘宏装作一脸的惊诧,道,“张常侍果然深明朕心,没错,朕想的就是张奂,想来有他出马,必定马到功成。”
有了之前的经历,张让这次没有半点受激,继续夸道:“陛下神机妙算,老臣自愧弗如!”
哪点儿神机妙算了?
刘宏却很受用,然后下旨任命张奂为护匈奴中郎将,率军应战鲜卑。
次日早朝,大臣尽皆参了张让等常侍一本,令刘宏甚是不高兴,尤其是少有上朝的公孙延这次也来上朝了,更是不高兴了。
不过随后公孙延主动请命随军北上,倒是令刘宏一时拿不准主意了。
虽然他在董太后的示意下渐渐疏远了公孙延,也觉得很有道理,但他也知道公孙延乃是文士,不是武将,随军北上怎么想都觉得没有必要。
张让却默契的和公孙延达成了协议,于是推了一把,迷迷糊糊之下便同意了,任命其为监军,随张奂北上。
事后,董太后问及鲜卑南侵之事,又从刘宏口中得知此事后,很是赞同的说道:“合该如此!该报的恩,已经报了,现在也该轮到他出力了。”
刘宏听后觉得大是有理,也就暂时忘了公孙延这么个人。知道鲜卑被打退,公孙延身死的消息传来。
刘宏先是一阵大喜,接着便是不安。公孙延是刘宏的亲信,这是所有大臣都知道的,现在人没了,没有表示似乎不妥。
一时间拿不定主意的刘宏便找来张让商议,张让不知为何并未插嘴,只是让他与董太后言语。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