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9章 首都扩建(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薇薇安早习惯了他这种口气,对他翻了个白眼:“瞧把你嘚瑟的,上辈子我要是学的企业管理再早点穿越,没准现在你还是我干儿子呢。”
  说完径直朝殿外走去,背后传来朱由检戏谑的声音:“哎哟哟哟,我很期待哟。”
  没多久,工部尚书房壮丽就到了,朱由检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一遍,对天子能有这种想法房壮丽一点都不觉得奇怪,仔细思索一阵道:
  “陛下您的想法的确可以一劳永逸,从长远来看花费较少,但您如何保证未来不会有敌人向北京发起进攻?一座没有城墙的城市就像不穿铠甲的士兵,您如何让它面对强敌?”
  “房卿,科技在不断进步,几年前你能想到会有拖拉机能替代耕种犁地么?你能想到火枪、火炮的射速会快到如此程度么?就算是现在木制城门也已经承受不住几次炮击,以后我们还要弄加厚铁门么?”
  房壮丽深吸一口气,俯首拜道:“陛下,臣只是提出一个建议,只要陛下能保证未来不会有敌人进攻北京,或者敌人来攻时没有城墙保护的城市能保证百姓的安全,那陛下的想法就是可行的。”
  “朕保证。”
  “那臣马上安排人手办理此事,陛下臣建议还是保留一部分有特点的城墙让后人知道北京城的历史。”
  “准。”
  “还有,如果将昌平等城作为北京下属的行政区,那户部修建下水道的资金会相当巨大。”
  “无论多大也要修,这是一劳永逸之功,利在万世,修筑下水道所用的材料必须精益求精,朕听说赣州府的下水道还是宋朝修的,一直用到了现在都没坏,北京作为帝都总不能还用不过赣州府吧?”
  “这点陛下可以放心,臣定全力督工。”
  房壮丽离开之后,朝廷对北京的改造计划开始进入筹备阶段,拆除城墙所需的炸药和修筑下水道需要的民夫和材料都要从外地运来京师。
  房壮丽从朱由检口中听到消息的当天,尚书台就下旨了。
  昌平、东安、顺义、通州等几座城市连接起来的范围内的土地一律不准买卖。
  朝廷按照市价收购土地,所有土地全部收为国有,所有耕农除了可以拿到土地补偿款外还能在北方得到一块同样面积的土地,土地面积越往北越大,越往南越小。
  要是愿意去黑龙江以北,土地面积可以翻三倍,再往北一直翻到8倍,毫无疑问如此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很多耕农前往北方耕种。
  帝国收复中、东西伯利亚的消息早就通过报纸传开了,报纸上很明确的告诉世人,在北方居住的罗刹人基本上都回国了,而且北方还有帝国军队的十几个师驻扎,报纸的宣传为这次移民提供了有利的先决条件。
  准备阶段一开始上工部、户部、兵部、锦衣卫等单位都忙碌了起来,尤其是锦衣卫要负责扩建行动中的官吏监察。
  朝廷给予农民的安家款是百姓活下去的本钱,他们没了这笔钱会死的。
  毫无疑问,这种钱当官的也会贪,朱由检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发生,把自己的佩剑都交给白翎了,敢在这事上贪污的,全家老小连流放美洲的机会都没有,一律处以极刑。
  严格的检查制度让很多官员不敢冒险,捞钱的机会有很多,何必选这风险最大的一次。
  拿了钱的百姓们拿着顺天府开具的公文去北方安家,经过几年的努力他们都能成为生活不错的地主。
  兵部抽调卫所兵与地方团练兵将从南方抓来的莫卧儿奴隶运往北方,他们是修筑工厂、下水道的免费劳动力。
  以往历朝历代,朝廷每次要修大工程苦的都是老百姓,在建筑的过程中死人的事屡见不鲜,这种情况也最容易逼的百姓逃亡或者造反。
  如秦始皇征兵戍渔阳逼反了陈胜吴广,修皇陵逼反了刘邦,因为修筑工程引起的造反事件比比皆是,说到底以往历朝用的都是自己的百姓。
  大明朝现在已经在用莫卧儿人和黑奴作为劳动力,掌控了明属东夷、明属莫卧儿和明属南非三块地盘,帝国有充足的奴隶资源用于工程项目的修建。
  如果不是这样,光是帝国在修的这些铁路就能把百姓逼的造反了。
  大明帝国在亚洲轰轰烈烈修铁路、扩张首都的时候,世界其他各国都在忙着舔舐战争过后的伤口,战争导致一座座城市毁灭,原本精美的建筑划为废墟。
  17世纪的西班牙人口都不到千万,其他各国人口就更少了,他们至少需要十年时间才能将国内经济恢复到战前的水平。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