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大凉赵室,应有王!(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一众大臣齐齐出声赞同,共赞枢相公大义,搞得好像枢相公做了件什么了不得的事情似的。
  但也有人暗暗不喜。
  读书人出身的宁缺,着实有些反感朝堂上这群读书人的腌臜之心,不就是害怕枢相公当权之后,提拔武将打压读书人挤压诗书世家的利益么……
  岂不知,你们心中的世家,已经被女帝削成狗了。
  赵室今后也会继续弱世家。
  周妙书今日风光无双,作为右相,他头上本还有左相,然而今日宁缺沉默,枢相公独身事外,他就是朝臣之首。
  很有些意气风华的笑道:“三相公决权之事,是为大凉长治久安,是为陛下打造垂政之势,是海晏河清之先风,既然枢相公不愿意参与决权之事,那么在左右相公之外,应再有一人,诸位可有异议?”
  宁缺依然沉默。
  枢相公继续闭目养神。
  李汝鱼也纹丝不动。
  六部之中,除了兵部尚书李汝鱼外的其他尚书,皆是推行之意,这就意味着,三相公决权一事,势在必行。
  这个时候也没人敢跳出来反对周妙书了。
  别把右相不当相公。
  接下来,自然是要为了左右相公之外,剩余的一位决权相公位置争斗,说到底,还是在谢琅、李汝鱼和王竹书之间。
  王竹书如今是签书枢密院事,枢密院的副相公,也有资格。
  但这就很妙了。
  周妙书和赵室肯定是想把李汝鱼排除在外的,谢琅也是如此,枢密院的话,王竹书成了三相公决权之一,那么枢密院那边,枢相公和王竹书如何相处?
  所以,王竹书是绝对不可能。
  这就意味着,在李汝鱼和谢琅之间,必须选一位进入三相公之列!
  然而转念一想,所有朝臣倏然明白过来。
  这才是周妙书的目的。
  如果没有三相公决权,按照这个趋势下去,最后必然是李汝鱼一人权倾朝野,压过左右相公,成为兼国之人。
  如今搞了个三相公决权,就算李汝鱼进入其中,也是三分之一。
  何况还有谢琅。
  就算李汝鱼和谢晚溪成婚,谢琅也不得不为陈郡谢氏的利益着想,总会有和李汝鱼对立的时候,况且未来的事情谁说得准。
  反目成仇的前例又不是没有。
  想来接下来,周妙书就会和其他联络好的臣子,与御史大夫赵镰以及更多的赵室官员,共同推荐谢琅为三相公决权。
  如此,三省之中的三位相公决权,彻底抛开了李汝鱼和枢相公。
  倒也是好事。
  众多朝臣,大部分觉得这是最妥当的方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