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又见北蛮南侵(加更1000字)(3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还怎么决定?
  李汝鱼的剑道,大家又不是没见过,真要杀李汝鱼,六百人就能做到?况且还有穿云军一千六百人,要杀李汝鱼,得先问问他们。
  大家心知肚明,穿云军就是李汝鱼的嫡系力量。
  能不能杀是一回事,想不想杀是另外一回事。
  实际上,自知道李汝鱼的生死决定在他们手中后,这六百士卒已经陷入矛盾之中,谁都不知道,自己究竟是恨李汝鱼多一点,还是钦佩李汝鱼多一点。
  不过很快,昌州城出现了另外一股声音:以张姓粮草官为首,以及大战之后仅存的几名属下,言辞凿凿的说当日吃的肉,是陈放过久的牛肉、骡子肉和死马肉。
  关于这个说辞,大家其实半信半疑。
  有可能是真相,但也有可能是李汝鱼为了推脱责任,故意串通张姓粮草官编出来的理由。
  但其实已有人相信张姓粮草官的说法。
  那夜大战之后,活下来的六百士卒不仅遍体鳞伤,几乎九成以上的人都拉了一两天的肚子,拉得整个昌州城臭气熏天。
  其实要证明也很简单。
  将战死袍泽的尸体挖出来,答案就会大白于天下。
  但死者为大,又讲究个入土为安。
  谁也不愿意背这个骂名,去动战死袍泽的坟墓——况且春暖了,若是开坟引起瘟疫,那昌州就真的只有拱手让人。
  但真的有人这么做了。
  安美芹和张正梁!
  被摘去同知枢密院事,降为枢密院直学士的安美芹亲自跑到昌州,他是不相信一个以天下为先的青年会做出那等事来——更因为张姓粮草官的一封文书。
  安美芹前来昌州,随行的还有一位:在渝州城任职的大凉一甲状元张正梁,如今这位状元已是渝州城通判,其仕途轨迹比苏寒楼、谢长衿要更平顺一些。
  与这两人同行的,还有禁军数位军机大佬,以及渝州城这边文臣,更有渝州城紧急抽调的十余位仵作,悉数前来。
  安美芹到了昌州,大手一挥,开坟!
  成百上千的坟被开,虽然有些殉城士卒的血肉已经开始发腐,但十余位仵作忙了三五日,最终得出结论:虽有部分尸首缺斤短俩,但都是战场场遗失。
  剔骨割肉饲城,不存在。
  加上张姓粮草官与仅剩的属下出面为证,铁证如山,真相大白于天下。
  其后,安相公将仵作验尸册,连带一封巨长的折子送递临安。
  折子内容不多。
  但落笔签署以及画押按手印的纸张极长。
  整个昌州六百壮士,以及十余位仵作,一群军机大佬以及诸多文官,加上安美芹和张正梁,近七百人的签名,送递到了临安。
  女帝收到折子后,立即在大朝会上宣读。
  七百人的签名,一字不落,导致那一日的大朝会,直接延长了一个时辰,其后临安兵部反应一般,但枢密院极其敏感,强烈要求先前的调查重新进行。
  女帝借力而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