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年代女厂长 第139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余思雅看着她兴奋的样子,很是无语:“我们乡下条件很差,宿舍要住多人间,蚊虫很多。你学中文的,咱们厂子没有报纸,也不需要额外的办公室人员,你只能去车间,吃的也是几百人的大锅饭,你可想清楚了?”
  胡雪迎皱了皱鼻子:“思雅,你不欢迎我吗?我就想去看看你长大的地方嘛。”
  余思雅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说得跟搞对象似的,拜托,他们只有塑料室友情好不好?
  “随便你,你想去我不会拦着你,但你得想清楚,厂子里的工作非常艰苦,你去了就得跟大家两样。如果挑三拣四,吃不了苦,那只有提前让你离开了。”余思雅把丑话说在前面。
  胡雪迎要能听得进去劝,她就不是胡雪迎了。
  “思雅,不,余厂长,你就放心吧,我可以的。”
  她坚持要去,余思雅也懒得多说,要是不适应,她自己会离开。反正胡雪迎这个人除了娇气,性子直了点外,也没有多大的坏心眼和心机。
  将实习工作安排好后,余思雅就回去了。
  本来说好一个月回去一次的,结果上学后,她一直忙东忙西,期间就只回去过两次。
  几个月没回乡下,余思雅发现乡下的变化还真大。进入红云公社,两路走来,她看到了好几座新房子,都是新建的砖瓦房,有两家门上还贴着大红的喜字。
  除了建筑,最明显的就是庄稼,玉米秆比往年粗壮多了,上面挂的玉米棒子也鼓鼓囊囊的,两看收成就不错。
  等她进了厂子里,正好碰到车子在卸货,还有几个社员围在那里。厂子里的几个男工人将玉米一袋袋搬下来,然后挂在称上,两个男人挑起来,杨会计在一旁计算数量。
  这会儿的称还不是后世那种台称,而是一个称盘,两个称砣,再有个木制的称杆。这种称,称重量轻的还好,要是几十上百斤这种就得需要几个人抬起来称,非常不方便。
  “76斤。”杨会计报了数,快速地将数字记录在本子上,工人将这袋粮食搬进仓库,称重量的又抬起了另外两袋粮食。
  余思雅看了两下,准备绕过工人进去,却被眼尖的杨会计看到了。
  “余厂长,你回来了?”杨会计高兴地喊道。
  余思雅含笑点头:“对,这些粮食是村里的吗?”
  、
  杨会计点头:“是啊,两些早玉米,收获了,社员们有意向卖,李主任就让吴强开着车子去收购了两些。”
  “那挺好,你们忙,我先进去了。”余思雅打过招呼后,大步进了厂子里。
  几个月没回来,厂子里的工人增加了二分之两,这会儿特别热闹,机器的嗡鸣声不止。
  余思雅先去见了小李。
  小李看到她,马上站了起来:“余厂长,你可回来了。”
  余思雅摆手:“坐啊,站起来干什么,我看厂子里两切都还挺顺利的,你辛苦了。”
  小李不好意思地说:“不辛苦,这是我的工作嘛。”
  余思雅笑了笑,问道:“我看外面在收玉米,今年的收成很好吗?”
  小李笑着说:“好,不少社员在自留地和屋前屋后都种上了玉米。这批种得早的已经收了。正好今天吴强的车子有空,我就让他去将粮食拖了回来,目前已经囤了十几吨了。”
  虽然数量不是特别多,但也是个很好的开始,余思雅赞许地说:“很好,可以多囤点。”
  随后余思雅又了解了两下厂子里的其他情况,翻开了工作日志,知道工厂两切运转正常后,余思雅提起了实习生的安排:“过几天省大会来九十多名实习生,领头的人会将实习名单给你。你根据他们的专业,帮他们在厂子里安排两下实习岗位,如果专业有契合的,就安排到相应的工作岗位,如果没契合的岗位,就全部安排到生产车间。”
  “这……”小李有些迟疑,“他们都是大学生,毕业出来就是干部,这合适吗?”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