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 章(2 / 7)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律风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种人造平台的方案,我在国内的跨海桥、跨江桥看见过很多成功案例,用在咱们桥上,应该没什么问题。”他说着瞥眼看向瞿飞,“比建人工岛容易多了。”
  “嘿,小平台就不是岛啊?”瞿飞不同意,辩解道,“我这不是怕废话多,不能说清楚方案核心吗?咱核心就是钢铁岛屿啊!”
  翁承先对自己徒弟绝望了。
  “什么钢铁岛屿,这些都是建在海床上的悬浮平台,最多算一串荷叶子。”
  瞿飞一听,眼睛都亮了,“好,荷叶!跨海大桥建在荷叶上,就是步步生莲啊。”
  意象极美,柔和得不像是瞿飞这样的糙汉子能想出的词语。
  却特别贴合埋植式海上平台的设计。
  律风愣了愣,诧异地低头去看设计草图。
  圆润的钢管支撑起圆形的悬浮平台,高低不一的平台,又托举起桥梁每一座桥墩。
  桥墩踩在平台之上,轻盈越过海床里的花岗岩区域,如仙人点水而过,脚下生莲。
  他没想到,瞿飞还能有这么浪漫的形容。
  之前被“人工岛”激起的埋怨,变为了欣赏。
  “步步生莲比人工岛更形象。”律风夸道,“瞿工有文化。”
  有文化的瞿飞,终于得到了大众文化人的认可。
  他为了这个方案,深入工程研究所实验室,成为了负责灌浆打桩的苦力,总算得到了真情实意的夸奖。
  瞿飞嘿嘿嘿的表示开心。
  他自吹自擂道:“那当然有文化,几吨的混凝土在实验坑里堆起来的荷叶平台,全靠我勇猛有力,不然,真的做不出来。”
  翁承先听了都摇头。
  下次还是不要把瞿飞关进实验室帮忙了,这忙活半个月出来,没能与外界接触,更傻了。
  宛如片片荷叶的埋植式海上平台,得到了一致认同。
  剩下的工作,主要落在了修改设计图上。
  之前一根立柱直插海底的桥桩,分散成了多根长短不一的立柱。
  每一个钻孔点,都需要根据地质勘测,寻找洋底岩石风化严重的脆弱区,撑起一根根立柱,架设好小小的平台。
  花岗岩区域方圆三公里。
  他们蜿蜒盘旋近,长达五公里的弯曲桥身,都要按照相同的方法,嫁接在人工造起的荷叶平台上。
  特殊的施工方案,采用了埋植式海上平台技术众多施工经验,总结出属于南海隧道的新方案。
  翁承先带回来的工程师们,大多都在跨海桥、跨江桥使用这种技术的老手。
  会议讨论起真正专业的技术,律风就成为了旁听的学生。
  那些面容陌生、经验丰富的工程师,点出自己负责桥梁与南海隧道跨海大桥共同点、不同点驾熟就轻。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