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来自武承嗣的判断(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武承嗣于大军之中,正向玉门关挺进,满目疑云,是踌躇不定。
  “穆子究....就这么大摇大摆地回去了?”
  好吧,李贤晋封晋王的事儿,武承嗣就没往心里去,甚至连提一嘴都欠奉。
  在他心里,真正的大敌是穆子究。
  那才是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狠角色。
  你看看人家,只是长路镖局两个月没发镖,说是弄得天下大乱也不为过,抗旨西进救了沙州罪营,把几十万大军调的是疲于奔命,自己还大摇大摆地回京了。
  更不可思议的是,老太太不但没治他的罪,反而厚赏成了户部首官。
  这才是真本事啊!
  小小的一个李贤,能和这个穆子究比吗?
  当然,穆子究如果真的就是一个江湖出人,就算做出更大的事儿,武承嗣也不会太过在意,更不可能有这么高的评价。
  关键在于,他他娘的和“吴宁”这两个字搭边儿啊!
  直到现在,武承嗣还是心里没底,他....他到底是不是吴宁啊?
  按理来说,武承嗣本来就有猜忌,而这回穆子究抗旨西进这,老太太不罚反赏,更能说明问题。
  而且,问题很大。
  要知道,如果穆子究就是吴宁,这里面还牵扯着一个传闻。
  那就是,二十多年前被送出宫的那个孩子,当年盛传乃是老太太所出。
  如果真是那样,那就对上了。
  只有吴宁是老太太亲生,才有可以抗旨无罪,反而有赏。
  如此一来,其实武承嗣最大的竞争对手是吴宁才对。
  只不过,又好像不是那么回事。
  如果穆子究是吴宁,吴宁又是老太太亲生......
  那就不是晋封李贤了啊?也不是把他武承嗣的党羽尽升高位了呀?
  所以,武承嗣最后猜测,也许穆子究根本就不是吴宁。
  也许正如诏书所言,是罪营老卒确实立了大功,值得女皇法外开恩。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李贤就是个屁,可能屁都算不上。
  武承嗣心情好了起来,因为在他看来,这是一个信号。
  什么信号呢?
  那就是,储君之位已经是囊中之物的信号。
  没错,此次回京之后,女皇必有动作,太子之位已经稳了。
  在武承嗣看来,很明显,这就是历代君王都会用上的制衡之道。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