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 动真格的(1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句“为你好!”让李瓘整个人都定在那里,愣愣地看着吴宁。
  嗯?
  看傻子一般看着吴老九,半天才蹦出一句哭笑不得的话:“你他娘的这是找死吧?”
  在李瓘看来,什么“我不想反”,什么“那就让他们没工夫管我”,吴老九的这些话全都是在装十三。
  而从李瓘自己的角度出发,他之所以对吴宁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也正是因为当下的局势让李瓘很难抉择。
  要说呢,他是抗旨驰援,而吴宁也是抗旨接镖,其实他现在最好的选择就是跟着吴宁,顺势而起,就完了。
  可是,真那么干了,李瓘也就和混蛋没区别了。
  倒不是什么忠不忠于大周的问题,而是他如果真的反了,那家族怎么办?
  别忘了,李瓘的老爹李千里还在幽州呢,他当如何自处?
  他的家人、兄弟,也就是吴王府,都在长安,在武则天的眼皮底下呢,还能不能保全?
  这些牵绊都是李瓘要考虑的,不是说反就反,那么简单。
  所以说,现在的局势对李瓘来说是一个难题。
  反了,那李千里,还有吴王府,必受牵连。
  不反,则是对不起身边这一万多,跟着他抗旨的兄弟袍泽。
  结果,吴宁帮他选了。一句“为你好”,直接把李瓘给绑了。
  于是,李大将军不用为自己操心,又开始为吴老九操起心来。
  “你他娘的这是找死吧!?”
  李大将军被摁在那儿,还不忘看傻子一样看着吴宁。
  “你把我绑了,老子带来的这一万儿郎肯定就不听你的了!”
  “不!!是他娘的六万!”
  李瓘反应过来,这哪是一万兵马的事儿?
  现在的局势,吴宁不但不应该把他李瓘绑起来,而且还应该是好言相劝,让李瓘跟着他一起反。
  因为,除了阳关这一万将士,玉门关那五万大军也在眼前。
  只要李瓘出面劝降刘达,那吴宁等于是白捡了这六万大军。加上他原来的一万人,还没起事,他就已经有了七万之众的底气。
  不对!李瓘又想到些别的。
  如果他李瓘再给幽州的父王去信劝降呢?
  把吴宁的身份告诉李千里,还有河州三十万大军被吐蕃拖住的大好时机,李千里会不会顺势响应,恢复李唐江山呢?
  要知道,成王手上可还有十几万幽州守军呢啊!
  也就是说,只要吴宁劝服李瓘,他就有了二十万大军。
  这个数字,几乎已经与京师戍卫的禁军兵力持平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