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门阀与皇权的矛盾(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将来李二又生了一堆儿子,自己的骨肉,再封亲王,也不过分吧?
  都不过分!
  那为什么给吴宁加五百食邑,跟前面说的这些都没法比,太平却说很多呢?又提什么皇帝与门阀的矛盾呢?
  因为,开国的时候不过分,可再过个几十年,那就过分了,而且很过分!
  举个例子,就拿吴王府他们家来说吧,算笔账。
  李千里世袭了吴王李恪的一品亲王,也就是采邑万户。
  可是,这还不算完呢!
  李千里正房有四个儿子。
  分别是:天水郡王李禧;蔡国公李瓘;郕国公李峒和成纪县男李映。
  一个郡王、两个国公,加一个县男。
  这就是多少食邑了?
  加一起是,两万一千三百户。
  别急,还有呢!
  李千里的二弟李玮生了两个儿子,一个继承了嗣王爵,一个过继给了叔叔李愔,继承了亲王爵。
  这又是一万五千食邑。
  三弟李琨,儿女之中,有五人有爵位,一个郡王、两个国公,一个嗣王。
  又是一万六。
  四弟李璄,归政郡王,儿子是吴国公。
  一万五。
  李千里还有一众姐妹,不是公主,就是郡公,最次也是县主,且不提,只说他们四兄弟。
  四兄弟家里加在一块儿,食邑六万七千三百户。
  六万七千多户是什么概念?
  大周朝一个中小型的州郡,所有的耕地、农户加在一块儿,差不多也就六万多户。
  养活一个吴王府,就得倾一个小型州郡之所有。
  而像吴王府这样的门阀宗亲,多不胜数,换谁谁受得了?
  如果不加以克制,国家财政什么都不用干,专门养活他们都不够用。
  这也是为什么,历朝历代都有削爵、削奉的事情发生,也因此而出过乱子的原因。
  其实就是因为开国皇帝大手大脚,可着劲儿地封赏,后世子孙却要一直为祖宗还债。
  太平公主解释着,“其实,门阀和七姓十家都有垄断朝政之嫌,可是其根本却有不同。”
  “七姓十家在民间,压榨的是百姓之利,侵占的也是百姓的土地。”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