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省心的皇帝(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其次,是社会因素。
  人们都说故土难离,中国传统思想的向根性,意味着大移民就不太可能实现。
  那,问题来了,湖广填四川是怎么出来的?几百上千万的山东父老闯关东,又是怎么来的?
  故土难离确实属于客观困难,但绝不是不可逾越的。只要正确引导,中国人什么事儿干不出来?什么事儿是不可能?
  再说了,唐时有一个十分特殊的社会问题,一直被忽略了——逃户!!
  无论是大唐,还是武周朝,逃户流民这个大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
  据后世的考证,唐代流民逃户的总量在千万级别以上。
  这千万人口如果撒出去,够不够暂时把这几个支点填满呢?
  ......
  最后,也是吴宁认为最有利于开发这三个地方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世家那十几万子弟。
  这可是精英之中的精英啊!
  是手握汉文化,最有发言权的那一部分人。
  现在,武老太太夺了他们的土地,占了他们的房产。然后呢?决定不杀,又往哪儿安置呢?
  正好用在这上面。
  这十几万精英就像是病毒一样,可以说,走到哪儿都是一股洪流,停在哪儿就能生根发芽的存在。
  他们有一万种方法教化蛮荒土著,有一万种方法忽悠流民逃户跟着他们去新世界,有一万种方法东山再起。
  当然了,前提是,皇帝得是武则天这种英明神武的,幕后推手得是吴老九这种臭不要脸的。
  想想看嘛,抄了人家的家,多少代人积累下来的底蕴被连窝端了,最后剩下点根苗都不放过,忽悠到祖国建设的最前线去发挥余热
  嗯,没有点智慧,没有点厚脸皮,还真干不出来这事儿。
  总之,吴宁在这件事上,是没有任何前后手的。说服武老太太,他所能仰仗的底牌,只有一副三寸不烂之舌。
  说到这里,吴宁也说不下去了。
  因为该说的都说完了,成败与否,也全在武老太太的一念之间了。
  此时,吴老九心跳加速,直直地看着武则天。
  行不行!?老太太给个痛快的!
  可惜,吴宁还是低估了武则天,低估了老太太的野心啊!
  还行不行?
  把“不行”给我去了。
  经吴老九一番忽悠,武则天只觉浑身燥热,气息急促,就像打了鸡血似的,熊熊烈火从脚后跟直窜到天灵盖儿。
  这是多大的功绩?
  一但得尝所愿,千秋万代谁还敢说朕是个女人!?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