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你是不是吴宁(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别管是哪个古人说的,也别管说没说过,细想之下,还真的就是这个道理。
  世家的出现,确是制度造成的,也就是从魏晋开始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那什么是九品中正制呢?
  简单来说,就是朝廷以州郡为单位,在各州郡选出一个在朝中任高官,且德高望重的名人,任命为“大中正”。
  再由大中正从本州之中,选一个稍稍比自己差一点的德高望重人物,任命为“小中正”。
  于是,各州郡就有了大、小中正。
  那大小中正是干什么的呢?这两人就一个任务:从本州选拔人才,向朝廷举荐。
  他们手里有一张类似于“人才调查表”的东西,对所辖境内,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秩序的四有青年逐一审查,在表格中分置九等。
  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
  然后,再把这九等名单提交吏部。吏部就可以按照等级,直接派官儿了。
  明白了吧?
  这就是“九品中正制”。
  只这么寥寥几句,大伙儿就应该明白,这里面“大、小中正”得有多大的权利,这个制度又存在着多大弊端。
  ......
  大中正选小中正,两人再一块儿挑官儿。
  可人都是自私的啊!我爸爸要是大中正,那他就算不把我这个亲儿子放在上上等,起码也得在选官之列吧?
  于是,世家就这么出现了。
  到了隋唐时期,在皇权的引导下,九品中正制也逐渐失去了存在的空间。
  可是,繁衍了几百年啊!
  世家已经不需要九品中正制了,特么一州一郡,甚至几州几郡,只要是识字的都是一个姓儿,都是他们家亲戚。
  你选去吧,选谁都是我家的。
  甚至都不用选官,七姓十家光是家里出的那些宰相,得的那些爵位,用这些功劳向皇权要一点“恩荫”的官额,那就够把朝堂填一半儿了。
  所以,武则天才要赶尽杀绝,把七姓十家灭了,那这些问题也就都不存在了。
  虽有阵痛,但是从长远角度来讲,还是值得的。
  可是现在,穆子究说杀不得,还说什么制度......
  老太太当然知道制度有问题,可是怎么改?怎么变?
  “制度?谈何容易!?难道,你还有改制之法!?”
  武则天还真不信了,朝廷里那么多能臣,天天就琢磨着怎么改制都未有建树,你还能弄出点新鲜的来?
  “......”
  好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