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深入研究女士内衣(二合一)(2 / 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满心欢喜地指着遮帽上的短纱,“这可是京中最流行的呢!比以往遮帽上的垂纱短了好多,只遮面容。听说京里的小娘都戴这种。”
  吴宁:“......”
  心中暗道:看来,我有义务拯救一下大唐的女同胞了,这简直就是水深火热啊!
  “我记着,你爹是不是还塞给我一间成衣铺子呢啊?”
  “对呀!”秦妙娘点头,“过了年,你忙前忙后的也顾不上打理,我就让赵紫平和钱伯帮着照看呢。”
  “那回头你把赵紫平给我叫来,我好好经营经营。”
  “啊?”秦妙娘一怔,“还是算了吧?”
  那铺子养着几个绣娘不假,可是手艺都不精,只做些粗布衣裙卖给百姓,也就是勉强维持,一直都半死不活的。
  没看秦妙娘置办新衣都是从京里托人带回来,都不用自家铺子吗?
  “没事!”吴宁倒是不以为意,大大咧咧道,“反正也是闲着,我就折腾着玩儿。”
  他隐隐觉得,这很可能是个大生意,比炭窑还大的生意。
  ......
  依吴宁的眼界来看,大唐这帮老娘们儿能花钱,也愿意在美上花钱。
  如果横向比较的话,把后世动刀塞硅胶,扎针修脸那一部分去掉,单是花在胭脂水粉、置办新衣上的钱,这个比例绝对高于二十一世纪的后世。
  不看别的,只说房州。
  地方不大,甚至有点土。在这生活,家什用度、柴米油盐根本和长安、洛阳、益州、扬州没法比。
  可是,这女人用的东西那就不一样了。就算是在房州这么点的地方,随便进一家脂粉铺子,你也能买到大唐最上等的胭脂,西域运过来的香料,还有朱砂。
  随便进一家成衣店,也能看到蜀绣、苏锦,全大唐最好的衣物布料。
  唯一有点让吴宁意外的就是这样式,也太特么单一了吧?
  颜色在变,款式不变。
  就像唐诗宋词,你就算把词填得天上有地上无,可是曲调就那么几种,永远都不变。
  ......
  其实说实话,这也怪不得大唐,华夏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啊!
  汉朝的对襟长襦、大唐的半袖短襦高腰裙,样式早就定好了,能变的只有颜色花式。
  大唐还算好的,毕竟号称华夏最开放的时代,吸收了很多外来的文化元素,比如窄袖胡服、冬天的高领裘袍。
  可说到底,主流还是半臂短襦,外加把裙腰都提到腋下的高腰束裙。
  像现在,秦妙娘拿个罩纱稍稍短一点的苏幕遮就当是好东西,你们唐朝的女人得多“可怜”。
  但是吴老九不一样,他特么是个穿越来的!
  虽然不懂历史,可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后世的古装电影、电视剧为了迎合后人的口味,把古装演绎到了极致。不但结合了很多时尚元素和审美点缀,而且还不断创新发扬光大。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