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单章:关于上架时间和....(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獒唐》也好,《大宋》也罢,讲的是吴宁和唐奕,在一个时代传播思想,经历悲喜的故事;是下山坳里的糙汉子与观澜书院中的文人们,弄潮天下的故事。
  而不是从一到十的数手指头,不是开始他什么样儿,要一步一步有多少钱,多高的地位。
  这也是戏剧与现实的不同,人生要一步一步的走,可是戏剧却是要节选人生闪光的片段重点着墨。它是跳跃式的,时间和空间是压缩的。
  甚至有时,我们要在里面加入一点在现实里可能不可能的存在,来让故事变得丰满。
  不一定合理,但从戏剧的角度来说,它就是合理。因为源于生活,却要高于生活。
  人们喜欢看戏,但不一定喜欢看一个人的整个人生。
  人们喜欢小说,却很少有人喜欢人物传记。
  就是这个道理,看似不合理,但却有它存在的意义。
  .....
  还有。
  有的书友还说,武三思不应该这么蠢,太平不应该这么笨。
  怎么说呢?在大宋的时候也聊过这个问题。
  每一个人每一个角色,他都不是模板化的,是有优缺点的。
  老书友如果回想大宋,其实不难发现,即使是一个反派,他也是有闪光点的,有坚持的,有他聪明有他笨的时候,只有主角才能做到万无一失,始终如一。
  例如,贾相爷心里的宋、赵允让的皇位、魏国公的祖宗荣誉、韩琦的为官之道......
  所以你们才能恨他,爱他,记住他,进而记住那个故事。
  不是朝臣就一定有政治觉悟,百姓就一定低眉臊眼的。
  这个问题,在大宋的时候,苍山和老读者也都聊过,千人千面,他只不过不是你心中的那个形象罢了。
  他出现在那个场景,做出那些事,目的只有一个,丰富故事,烘托主角。
  如果你反过来想,反派都坏,臣子都聪明不上当,配角都不突出...
  那禁锢的不单单只是人物,故事的发展也没了悬念,结局你都一眼看穿了。
  那还有意思吗?故事还有看的必要吗?
  一个角色,他可能是聪明的,也可能就是笨的,你不能否认这种可能。
  如果你把川普的行事作风倒退五年写在书里,肯定也有一帮人说米国总统不可能那个样儿。
  可事实呢?这家伙就那个熊样,他是真实的。
  以武三思、武承嗣为例,历史之中的武三思,武承嗣不是因为他们有才能才当的宰相,而是因为他姓武才当的宰相。
  他们也就那个熊样儿,眼高手低。
  别让你的认知固化了你的想像力和逻辑,否则不但小说会索然无味,连生活也会缺少一些色彩。
  ....
  ——————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