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2章 全世界最大银矿(3 / 10)
经过群臣的商谈之后,决定将之改成海北道。
而海北道节度使的职务,却是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能够担任一道之节度使,必然是重臣,最起码的,也要是三品大员。
但是三品的官员,哪一个不是位高而权重?
让他们跑到海外,担任一个区区小岛的节度使?
这简直就是被放逐啊!
有那个三品大员,肯去这种地方呢?
先是找了一个中年的三品大员,因为他身强力壮,年轻有为,所以获得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结果,第二天这个三品大员便感染伤寒,请了三个月病假。
海北道那边,自然不可能等到他三个月病愈之后再上任,只好另外选人。
然后,他们物色了第二个人选。
这个人选叫做崔海,乃是崔家之人。
然后,崔海忽然曝出家父辞世,要回家丁忧。
丁忧需要三年时间,这个是孝道。
新皇李恪,自然不能强迫别人违背孝道去赴任,因此,这个人员,也不了了之。
第三个人选,在坐着马车早朝的时候,出了车祸。
结果被摔成了重伤,七荤八素的,据说已经伤到了筋骨,至少要一百天才能重新回来上班。
得!
这些人,简直一个比一个狠。
谁都不想到海北道那种偏远贫瘠之地赴任。
群臣没有办法,只好再挑选新的人选。
但是能够资格出任节度使的,无非就哪几个人选。
琢磨来琢磨去,他们一致认为,剩下的几个人,同样不可能心甘情愿地去海外。
所以,他们干脆决定,直接破格提拔。
当然了,能够资格破格提拔的,也未必就想要去海外。
因此,最终他们决定,将这人选直接定为了益州的骆宾王。
这个骆宾王,是蜀王的老部下了。
虽然他不怎么够资格,但是只要选中了他,他是不怎么可能会推脱的。
作为蜀王的老部下,不可能会拆蜀王的台。
果然,等消息传递到益州之后,骆宾王非但没有拒绝,反而十分欣喜。 ↑返回顶部↑
而海北道节度使的职务,却是让他们伤透了脑筋。
能够担任一道之节度使,必然是重臣,最起码的,也要是三品大员。
但是三品的官员,哪一个不是位高而权重?
让他们跑到海外,担任一个区区小岛的节度使?
这简直就是被放逐啊!
有那个三品大员,肯去这种地方呢?
先是找了一个中年的三品大员,因为他身强力壮,年轻有为,所以获得了这个难得的机会。
结果,第二天这个三品大员便感染伤寒,请了三个月病假。
海北道那边,自然不可能等到他三个月病愈之后再上任,只好另外选人。
然后,他们物色了第二个人选。
这个人选叫做崔海,乃是崔家之人。
然后,崔海忽然曝出家父辞世,要回家丁忧。
丁忧需要三年时间,这个是孝道。
新皇李恪,自然不能强迫别人违背孝道去赴任,因此,这个人员,也不了了之。
第三个人选,在坐着马车早朝的时候,出了车祸。
结果被摔成了重伤,七荤八素的,据说已经伤到了筋骨,至少要一百天才能重新回来上班。
得!
这些人,简直一个比一个狠。
谁都不想到海北道那种偏远贫瘠之地赴任。
群臣没有办法,只好再挑选新的人选。
但是能够资格出任节度使的,无非就哪几个人选。
琢磨来琢磨去,他们一致认为,剩下的几个人,同样不可能心甘情愿地去海外。
所以,他们干脆决定,直接破格提拔。
当然了,能够资格破格提拔的,也未必就想要去海外。
因此,最终他们决定,将这人选直接定为了益州的骆宾王。
这个骆宾王,是蜀王的老部下了。
虽然他不怎么够资格,但是只要选中了他,他是不怎么可能会推脱的。
作为蜀王的老部下,不可能会拆蜀王的台。
果然,等消息传递到益州之后,骆宾王非但没有拒绝,反而十分欣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