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6章 知识改变命运(两更毕)(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一时之间,整个益州,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得以大卖。
  一时之间,多数书铺得书籍,居然都销售一空,不够卖的。
  以至于,益州王家,不得不加大产量,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而一时之间,整个益州范围内,好多人都在学习拼音。
  因为,只要学习好了拼音,就可以自行学习三字经、百家姓和千字文。
  通过自学,就能简单的掌握这三本书上的这些字。
  而把这三本书上的字全部学会的话,简单的记账等,已经完全不成问题了。
  而这些自学,不仅仅是那些孩童可以学习,就连那些大人,也都有不少人进行自学。
  因为他们发现,原本他们极为敬畏的文化,似乎并没有他们原本想象中得那么难。
  他们发现,只要学会了拼音之后,他们,也能通过自学来识字。
  ……
  五姓七望等世家之人,再次找到李愔。
  这一次,他们要求李愔,将镜子制作的小一些。
  不需要这么大,大概有个五六尺厂,三四尺宽就足够了。
  甚至,再小一点,也都可以接受。
  或者,李愔如果将镜子运送出蜀地去,也可以。
  他们可以支付一笔不菲的运输费。
  而听到五姓七望的这个要求之后,李愔不由微微一笑。
  他之所以在长安抛出镜子来,就是要抛出这个饵来,让五姓七望上钩。
  现在,大鱼已经上钩了。
  这些大鱼,现在来要求他将鱼钩扯掉,这又怎么可能呢?
  因此,在听到五姓七望提出得要求之后,李愔不由为难地说道:“这些镜子,都是由模具的,而这些模具,现在没办法调整大小。”
  “所以,镜子的大小,就只能这样了。至于运送出蜀地,你们都没有好的办法,那本都督,就更没有办法了。”
  听到李愔的话,那些五姓七望世家之人,脸色都极为不善。
  他们严重怀疑,这一切,都是这位蜀王在暗中捣鬼。
  但是他们并没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也想不出,蜀王这么做的理由,到底是什么。
  接下来,催知机代表五姓七望表示了他们的不满。
  “蜀王,我们都是生意人,做生意,求的就是财源广进。”
  “可是,蜀地得道路,实在是太差了。我们几家之人,这一批镜子,居然一块都没运送出去。全部都折在了这里。如果再这样下去的话,那这镜子的生意,我们真的是没办法继续做下去了。”
  “毕竟,连运出去都做不到,怎么能赚钱呢?这运输的成本太高,我们,根本就承担不起。不知蜀王可否修建一下这蜀地得道路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