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2章 水土不服的战术(上)(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阳夏以北便是雍丘,雍丘以南便是重要的边城承匡,承匡在雍丘和阳夏之间,曾经属魏、后来属楚、如今属墨,当初是诸侯中原筑垒区的重要组成。
  诸侯联军主力便分兵一万,转攻承匡,主力行军到雍丘,在雍丘驻防,积累粮食。
  雍丘距离戴、承匡都不远。
  若是前锋遇到了墨家主力,诸侯联军的主力也能很快抵达。
  戴城若下,则北可以威胁陶邑、菏水筑垒区,这是诸侯联军的既定目标;又可以在攻取承匡之后,进军宁陵,宁陵一下,则商丘就赤身于联军之前了。
  攻承匡,也是为了掩护右翼攻取阳夏,承匡一失,则中军主力和右翼之间就可以沟通,一方有险,另一方便可快速支援。
  既有支持,段端也便在诸侯主力分兵攻打承匡的时候,开始朝着阳夏前进。
  前锋三千余人先行到了许与阳夏之间的固城,亦是不战而下,城中并无兵卒,墨家在这里的官吏也早早撤走。
  询问了当地乡人,乡人之说墨家早在几天前就撤走了。
  段端有些怀疑,许城不战而退他可以理解,收缩兵力以掩护南阳方向。
  可是固城是个空城,他心里就多少有些嘀咕。
  本来他就认为不可轻敌,自己是侧翼不是主力,兵力不多。
  泗上之前还可以集结将近三万人攻打雍丘,虽然没有攻下,据说多为新卒老弱,但他和诸侯们的乐观不同。
  诸侯们的乐观是被墨家逼出来的苦中作乐,十二日攻雍丘不下,就可以设宴相贺,以为墨家可以战胜。
  可段端心里清楚,即便那些都是老弱新卒居多,围城十二日,若非联军主力抵达大梁,只怕再攻几日雍丘城就要被攻下了。
  换言之,墨家现在在泗上的确兵少,不然不可能放弃许。
  但是,墨家至少还能集结大约三万部队,这三万人非是主力,不能够吃下联军中军主力,但若是自己贸然轻进贪功冒进,自己便有可能被吃掉。
  墨家的野战能力他是知晓的。
  若是自己被吃掉一部、或者受到重创不能再战,那么中军的侧翼就会暴露。
  到时候若是围攻商丘不下,墨家主力返回,右翼又暴露出现空隙,将会极为危险。
  于是他派出斥候,广泛搜索周边的情况,前锋一部分在固城驻守,等待大军抵达。
  两日后,右翼主力抵达固城,前锋兵临阳夏。
  阳夏又是一座空城。
  前锋兵不血刃地攻下了阳夏,即刻回报段端。
  段端闻之,不喜反惊。
  手下将校谋士则道:“墨家无兵可用,故而以空城故弄玄虚,将军何不趁机以轻兵突进,兵临泓水,迫近商丘。”
  “我军若渡泓水,承匡守军必然惊慌,只能撤退回商丘。到时候将军可于半途伏击。”
  “如此一来,既可以攻破承匡,使得将军与中军相连并无阻隔,又立下先登先围之功,足以盖世。”
  段端道:“昔者襄公于泓水,楚人半渡襄公言不推人于险、不迫人于阨而退之,以至宋国衰落。”
  “墨家虽自有仁义,却也不是襄公那样的人。若其有诈,我军困于泓水,进退不能之时,忽然围困,又将如何?”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