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太学生的优势(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又能继续做忠臣,又可以补贴家用,何乐而不为!”
  对方委身于董卓,可并没有《三国演义》里那么美化,历史上,他在董卓麾下当司徒期间,为董卓出谋划策,以至于视他为亲信。
  董卓的亲信,又是三公,暗地里干过的坏事能少?
  虽有诛杀董卓之功,但要不是他居心叵测、刚愎自用,也不至于逼反了西凉兵将,使得天子再次蒙难。
  一次次的派朝中重臣,向关东请诸侯,或者说请袁绍入朝,最后一次次被打脸,使得皇权、皇威彻底耗空。
  这里面可是疑点重重。
  不过在此之前,还是可以利用一番的。
  曹性心想道。
  “叔治,这次你前去东莱上任,要多与北海相陈杨、辽东太守田韶多多交流,早日将三郡,牢牢的掌握在手中。
  沧海是我们曹军,第一块根基。
  未来,这以沧海诸岛串联的三郡,将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曹性郑重其辞。
  “诺!”
  “三百太学生门客,在完成三月亲卫营军事理论学业之后,某会派一百前往三郡。
  介时你与陈杨、田韶三人,以百人的个人爱好、能力、优点。
  入军者,出任文书、参军,兼文学教师。
  入地方者,出任实干吏员、乡亭之长!”
  太学可比后世什么大学都牛,学子一毕业,最少都是相当于后世县副级的官员,有身世者,如袁绍,毕业摇身一变,成了县令。
  而科举考试,三甲授的也只是县令。
  因此三百太学生,本身就是文学出众、饱读诗书、满腹经纶,不然也不会当选太学。
  一直不能毕业为官,原因就出自于身世!他们中的每一位,但凡与士家或者钱,沾点边,就可以立马毕业的主。
  又是经过曹性的筛选,再入亲卫营,学习三个月,练就血气,真才实干是必备的。
  文化知识深厚、见识广阔之太学生和刚刚学会几百常用字、见识浅短的庶人武官,比学兵书、韬略等军事理论知识,谁更占优势,显而易见。
  培训出来的这等人才,填补基层,王修没有不诚然接受的道理。
  曹性自然自语了一句:“剩下两百,也将填补荆交二州。
  太学生啊太学生!
  身为你们的祭酒,某想你们了!”
  李儒、王修,都露出了邪恶的笑容。
  如若三万太学生入幕,天下何事不能成?
  百官都以为曹性不当万石之大将军,不当万石之骠骑将军,偏偏谋求一个六百石的博士祭酒,是十足的傻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