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六章 礼尚往来(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这里是北洋要冲之地,凡是北方过来的海船,都要在次靠泊,然后分两条路,可以分别前往浙东和浙西。
  高丽使船,也从来都是行驶到这里歇脚,等待风起,再入明州港,然后前往汴京城。
  因此这里也成为了一个巨大的自由港和商品集散地,昌国的港口里,经常停靠着上百艘的海船。
  不过在那里,大宋守备力量的影响力,远远比不上唐四郎的一张飞鱼贴。
  昌国港,属于海上法则覆盖的范围,如今被唐四郎调理得规矩,那些亦商亦匪的海盗,早已消失多年。
  张散就站在苏油身边,给他就着海图详细介绍这个群岛。
  这里就是后世的舟山群岛,所以其实苏油今天不是来正经视察的,这娃是来打鱼的。
  没错,十月末,东风起,舟山群岛,进入了整整三个月的带鱼季节。
  舟山群岛四大水产,大石首,小石首,银带鱼,墨斗鱼。
  其它几种都在四月,只有带鱼在冬天。
  至于其它三疣白蟹,虾蛄之类,那是副业,完全不在苏油考虑之列。
  所以现在这艘船,真的是打渔船,只怕是如今全世界最奢侈的打渔船。
  看着甲板上忙碌的老渔夫们,张散也学着自家少爷的动作,直嘬牙花子:“少爷……这得打多少鱼,才挣得回这趟的本钱……”
  船边是麻绳编织的大网,上头是铁质的机械吊车,网上的浮球,是两浙路出产的第一批赛露络作成。
  光这些浮球,都价值不菲。
  这是一张大围网。
  如今的大宋,捕捉鱼群主要还是靠串钩曳钓。最先进的方法,不过是刺网作业。苏油这个围网,还是第一次尝试。
  老渔公一直紧张地看着海水颜色的些微变化,终于将手一挥:“下网!”
  水手将一个巨大的浮桶推入水中,然后鼓起风帆,大网在船后哗啦啦地下到了海中。
  纵帆船在海面上行驶了一个巨大的圆圈,形成了一个由浮标构成的巨大的圆。
  苏油问老渔公:“要不要等夜里,开汽灯诱一晚?”
  老渔公哈哈大笑:“不用!探花郎你干这个可不是老鱼头的对手。起网!”
  帆船上的水手们卖力的摇动起索盘,将网底的绳子收拢,渐渐让水下网状的圆筒,收成一个半球。
  鱼群就被困在了这个巨大的半球里边。
  接着就是收网了,随着网的收起,鱼群活动的空间越来越小,集中到围网最后的漏斗型起鱼区里边。
  郑侠晕船晕得厉害,正靠在船边吐得哇哇的,然后不经意间一抬头,吓得吐都忘了,直接飚出一句土话:“伊娘粑粑……”
  太空中海鸥疯狂飞舞,直径百米的大圆范围内,海面上全是搅动的银白色的闪光!
  老渔公急得大声喊叫:“停!浪生你狗日的赶紧住手!傻娃子,再收网都要炸了!”
  那个叫浪生的娃看着这夸张的景象,也吓得大喊:“爷爷那咋整?”
  “先舀一部分出来!我的海神爷呀!发大了浪生!这一网咱们发大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