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进攻(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王安石说道:“陛下驾驭群臣无术数,失事机,因此即使更换台谏官,我还是担心如即便措置,仍然不能避免现在这种情况。”
  两人决定,那就全换成自己人好了。
  到今天,部署终于完成了,朝堂终于安静了下来。
  但是老臣,宰执,台谏,翰林,亲朋,故旧……或者纷纷外放贬谪,或者主动离之而去。
  除了大佬们,御史刘述、刘琦、钱顗、孙昌龄、王子韶、程颢、张戬、陈襄、陈荐、谢景温、杨绘、刘挚、林旦、薛昌朝、范育;
  谏官范纯仁、李常、孙觉、胡宗愈;
  知制诰宋敏求、李大临,苏颂,皆被罢出朝廷。
  王安石身边,聚拢了一堆骤进之人,缺乏政务实操,缺乏道德修养,急功近利,希图短平快建功立业爬上更高的位置,而王安石,也只有他们可用。
  ……
  西夏,兴庆府,梁乙埋在做和王安石一样的事情——清除异己。
  手段比王安石暴力得多,有刀可以用,达到同样的效果,相比王安石,那简直可以用轻松愉快来形容。
  家梁和梁屹多埋,成了他的左膀右臂。
  改行夏制之后,梁乙埋很快得到了西夏王室宗亲的支持,梁家弟子纷纷把持重要位置,稳固了政权。
  家梁和梁屹多埋,一内一外,在扶持梁太后听政的事情上,立下了大功。
  家梁如今,已经是西夏枢密副使,静塞军司节度留后,实打实的干将。
  当然直接统帅静塞军司大军那是不可能的,那里可是直面陕西的前线。
  在平定反对梁家的部落,清肃朝堂旧势力的过程中,家梁出色的才干,谋略和领军能力,引来梁乙埋的忌惮。
  能文能武,这种人还是收在身边,当个只能出主意的张良诸葛亮好点,放出去变成恒温,那得哭瞎。
  所以类似宋朝制度,这个节度留后只能算是贴职,表示梁乙埋对他的重视。
  真正的职务,是帮助梁乙埋处理宋夏边境的军事情报,提供对宋战略思路。
  这个家梁的优势非常突出,妻家就是那一带的部族,加上渭州大战之前就派出去的种种间谍内应,很快便将枢密院的事务料理得井井有条。
  王韶开熙河,让西夏人被宋朝咄咄逼人的气势压得有些喘不过气来,为了减缓压力,梁太后决定反击。
  家梁在地图上找到了一处宋军的关键漏洞,一下子让大宋痛得跳脚。
  庆州东南的荔原堡,是大宋专门设置,用来招纳西夏叛逃过来的军士农夫的地方。
  宋夏边境,和辽夏边境一样,理论上,国境线是禁耕,禁渔猎,禁伐树的地区。
  而这些西夏叛逃过来的军民,为了生活,在荔原堡外偷偷地耕种。
  所以西夏方面理由非常充分,占据正义不说,还能打击西夏叛逃人员,对政治统治非常有利,所谓师出有名。
  最关键的是,这里离庆州仅有二十里地,却又是陕西路和永兴军路两大军区交界之处,防守薄弱有缝隙可以钻。
  而且夏军占有极大的地利,沿白马川一路居高临下进军即可。
  更加可怕的,只要拿下此地,就将西夏军力一下子插入到环州和庆州中间,随时可以隔断两州联系,然后包围环州,打击庆州过来的援军。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