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朝廷大事(1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三百二十四章
  张方平又进中央了,以端明殿学士为翰林承旨。
  韩琦对王安石是警惕的,自从嘉佑三年王安石上万言书以来,两人在思想、作风和治学、治世、治政等方面的见解差异,已经展现了出来。
  据说王安石一次与韩琦议事,争议不合,便说道:“如此,则是俗吏所为。”
  韩琦不为所动,回答说:“公不相知,我韩琦真正是一俗吏。”
  进退宰相,其帖例草议皆出翰林学士。旧制,学士有阙,则第一厅舍人为之。
  要以这旧制,那就该是王安石。
  六年过去,王安石的政见日益显露,因此如今韩琦不愿意王安石入禁林,防止对皇帝造成过多的影响。
  于是张方平便被找来挡路,老张第二次制科之后就干的这个,是旧学士出身,干这活,身份资历毫无瑕疵。
  其实王安石如今正在江宁为母守丧,顺便讲学著述,弟子收了一大帮——计有陆佃、龚原、李定、蔡卞、侯书献、郏侨等人。
  说起来又是糟心事儿,王安石守丧期间,邋遢得都没法看,他有个朋友在附近做了高官,写了封信表示慰问,让急脚送去。
  急脚来到王安石家,见一个邋里邋遢的老军坐在稻草上,便将信交给他:“老军,将信给你家舍人。”
  王安石便将信拆了,急得急脚直调教:“嘿你个老头怎么回事儿?竟敢私拆你家舍人的信件?!”
  老头这才抬起头:“我就是王安石。”
  嘴炮堂哥和老王八字天生不合,经过各种事件之后,如今几乎不共戴天,连王安石母丧凭吊都懒得去。
  然后知道这事儿之后,《辨奸论》出来了。
  就连苏辙和苏轼都看不下去,兄弟有“嘻其甚矣”之谏。
  不过苏油没劝,都是倔驴,有精力指望他们改脾气,我不如多弄点柑橘树苗实在。
  如今的朝局,让韩琦实在是有点怕了。
  人不到,有资格上书啊,一年后又是一条闹塘鱼。
  朝堂如今容不下太多闹塘鱼,因为撕逼又开始了。
  司马光最近异常活跃。
  作为曾经的礼部尚书和现在的知谏院身份,简直完美。
  因为仁宗皇帝的死,涉及到很多关于礼制的专业知识,司马光表示这是他的主场。
  首先就是配祀的问题。
  这是一个学术问题,但是到了皇帝这里,就成了政治问题。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嘛。
  本来大宋到目前是这样郊祀的——冬至、夏至,祀昊天上帝、皇地祗,以太祖配;
  正月上辛祈谷,孟夏雩祀,孟冬祭神州地祗,以太宗配;
  正月上辛祀感生帝,以宣祖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