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两道菜做六天(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中国人吃鱼翅的记录,始于《宋会要》。
  吃海参那就更早,三国时期《临海水土异物志》记载:“土肉,如小儿臂大,长五寸,中有腹,无口目……炙食。”
  苏油问道:“干冬菇,干猪蹄筋可有?”
  福安家的说道:“冬菇有,蹄筋没有。”
  苏油想了想:“去问问外边,弓箭坊或者皮甲坊,或者有。”
  福安家的笑道:“得亏少爷提醒,原来家里也是有的。”
  苏油摇头:“这下两天都不够,今天主要就是发这些干货,手法也有讲究的,我一样样教你,先从刺参开始。”
  光泡发手法就够复杂了。
  比如刺参,先泡,后煮,再泡,需要五天时间。
  比如蹄筋,需要放入水中浸泡一夜,然后加清水、葱、姜、黄酒,蒸两个时辰,当蹄筋绵软时,捞入清水中浸泡一个时辰,剔去外层筋膜,再用清水洗干净。
  比如鱼翅,要分出厚薄,先浸泡、再煮焖、再煨煲,一共也得三四个时辰。
  比如鱼肚,要用油发。
  计算着时间一样样发制,中间的这些日子里,苏油顺便教福安家娘子做川菜。
  直到五天后,才开始正式做菜。
  首先还要先制作鲍鱼上汤。
  一只老母鸡,两斤猪棒骨,将上料斩块飞水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满水和料酒,大火烧开转中火炖煮至个半时辰,放入干贝,眉山火腿,又是个半时辰。
  然后处理各种食材。
  水发鱼翅去沙,剔整排在竹箅上,放进沸水锅中,加葱段、姜片、黄酒煮一阵子,逼去腥味,拣去葱、姜,汁不用,将箅拿出放进碗里,鱼翅上摆放猪肥膘肉,加黄酒上笼屉,用旺火蒸一个时辰。
  同样的,各种配料,都用相应的手法和刀工处理完毕。
  接着开始炒料。
  锅中留油,旺火烧至七成热时,将葱段、姜片下锅炒出香味,放入鸡、鸭、羊肘、猪蹄尖、鸭肫、猪肚块翻炒,加入酱油、鸡肉松、冰糖、黄酒、骨汤、桂皮,加盖炖煮后,拣去葱、姜,桂皮杂料,起锅捞出其余各料,汤汁待用。
  取一个黄酒坛子洗净,加入清水,放在微火上烧热倒掉,坛底放一个小竹箅,将之前煮过的鸡、鸭、羊肘、猪蹄尖、鸭肫、猪肚块及花冬菇、冬笋块放入。
  再把鱼翅、火腿片、干贝、鲍鱼片用纱布包成长方形,摆在鸡、鸭等料上。
  然后倒入煮鸡、鸭等料的汤汁,用荷叶在坛口上封盖,并倒扣压上一只小碗。
  装好后,将酒坛置于炭炉上,用小火煨一个时辰。
  于此同时,处理鲍鱼。
  将发好的鲍鱼改十字交叉花刀。
  取来眉山腐乳,搅拌成腐乳酱。
  煎五花肉,加少许油润锅,放入五花**出油脂,然后加冰糖翻炒,逼出好看的糖色,让五花肉会裹上一层。
  加之前处理好的鲍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