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发准备(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要是都过了,今后他们,就会在京城和各州郡宦游,回乡的日子少之又少。
  可这么些挣钱的产业,总不能说弃就弃了吧?
  程夫人想想有时都心酸,自己含辛茹苦,培养子弟劝励夫君,最后竟然就是看他们一个个离开自己,远走高飞。
  最后一咬牙,你们都走,连弗儿和二十七娘也走,就留我和八娘守家,给你们搞好后勤!
  可怜天下父母心。
  事情还不能耽误,贡举虽然明年八月十五才进行,但是路上就得两个月时间,到了还有诸多安置,因此今年三四月份就得出发。
  真实历史上,三苏是今年十月,程夫人的服除后才出川的,如今大大提前了。
  别小看这个提前,有风险的,因此得赶在大江涨水前。
  苏油安排了最安稳的大船——眉山二型纵帆船。
  他的事情也很多,别的先不说,资金就是个问题。
  蜀钞好用是好用,可如今辐射范围主要还是西南,加上二林部,然后吴中一部分,大理一部分。
  汴京,怕是没人认的。
  想来想去没办法了,只得搞一船眉山货作为压舱,到了汴京发卖才行。
  真是让人哭笑不得,自己竟然也走上了蜀地读书人狷狭,喜欢带商人逃税进京的路子。
  逃税是不可能逃税的,但是这做派,和那些逃税的一模一样。
  带点啥好呢?
  瓷器是大宗,眉山玉瓷,如今用上了琉璃彩,虽然比不上后世珐琅彩艳丽,但是淡雅的水彩画已经可以在素底上构成了。
  这是青瓷,单色釉,窑变釉之后,眉山瓷坊取得的又一个巨大突破,是新品,先来一底舱。
  然后是永春露,这个是自己生产的,不怕放,越放还越贵。
  提花单色锦,苏洵翻了书,说应该叫“冰纨”,这个也是新品,带上!
  剩下的,就都是一些小件了——文士折刀,眼镜,程舍人墨,彩纸,各种书籍。
  然后才是搬家,其中苏油的零碎最多。
  各种实验器材,模型,图纸,各种化学材料,还有最重要的——泡菜,酸菜,萝卜干大头菜榨菜,各种调料。
  八公足足带着三哥五哥六哥忙活了一个月,才把行李整理出来。
  大宋的商税粗放,就行税和坐税,这些东西,光坐税就交了三万贯!
  然后沿途还有税卡,不过只要你不停靠,别人也收不着。
  最后进入汴京,再按照里程缴足行税,便可以销售了。
  这也是张方平痛陈的漕务改革之一——漕粮运输,沿途克扣太大,只要我老张在计司,所有漕船兵士,沿途不得下船就食,吃喝拉撒全在船上解决,少跟地方扯瓜葛。
  到达汴京后,统一根据时日计算口粮,从漕船所运粮食中折扣后入仓。
  仅此一项举措,老张用一年不到时间就恢复了他离任前京师的物资仓储水平,可见沿途的克扣损耗的浪费是多么的严重。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