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孩子(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程颐则表示反对,认为起点应该延后:“冠所以责成人,十二年非可责之时。”
  朱熹则持另一观点,光年龄到了,没有相关基础知识储备也不行:“若敦厚好古之君子,俟其子年十五以上,能通《孝经》、《论语》,粗知礼义之方,然后冠之,斯其美矣。”
  不管怎么争论吧,其实事情的本质大家还是清楚的——既冠,则责。
  做不到这点,就是虚礼。
  不管年龄大小,加了冠,你就是大人了,必须以大人的行为规范来要求。
  ……
  到了苏油这里,事情就来了个颠倒——你完全达到了行使成人之礼的要求,因此可以加冠!
  这是龙昌期龙大儒提出的建议,他已经忍了一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正是因为这娃没有加冠,所以被他钻了多少空子?
  不然你让唐彦通去江上操舟试试看?!士林公议喷不死他!
  这娃从五岁开始,就早知礼义之方,能行四者之行——与八公相依为命,为孝;收揽可龙里群童,为悌;游说大理擒侬智高,为忠;与江卿关系良好,说动他们招抚流亡,帮助衙门解决问题,为顺。
  如果以治人为标准来判断,二林部那档子不提,光可龙里一处,土地庙一处,这娃早都治出花儿来了!
  但是!他仗着自己年岁还小,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调皮捣蛋不用心学习,还让人不方便责罚,这是一种严重的作弊的行为!
  因此对这个捣蛋鬼,啊不特例!必须赶紧给他加冠,以成人之礼责之,才好严加管束。
  所有人,所有大人,都一致同意。
  龙老就是不一样,从理论上深挖根源,从制度上解决问题,赞!
  苏油也暗自翻白眼——龙山长你是大儒,别学小说家言,吴承恩给孙猴子加紧箍咒那一套都搬出来了!
  ……
  周代冠礼,士依三加——初加缁布冠。
  缁布冠为太古之制,冠礼首先加缁布冠,表示不忘本初;还象征拥有人治权。
  再加皮弁,象征将介入兵事,拥有兵权,所以加皮弁的同时往往配剑;
  三加爵弁,象征拥有祭祀权,即为社会地位的最高层次。
  更高等级的贵族,还要多加一道——《大戴礼》云:“公冠四加,三同士,后加玄冕。天子亦四加,后加衮冕。”
  苏家不是泥古派,那就变通——初加巾,次加帽,三加幞头。
  不过仪式是要的,早十天,就要进行占卜。
  回眉山前,占卜已经在玉局观完成,由石薇的胡子公公师父元德公亲自主持。
  元德公这叫“筮宾”,是该礼最尊贵的宾客,比施礼的正宾还高一等。
  苏油一脸的恭敬崇拜,肚子里却在怀疑胡子公公——以老人家的慢吞吞功力,一定有能力控制所有的卦象。
  不然卦象卦辞,怎么会这么巧?还这么好?
  大年三十,冠礼前三天,苏油告祝于祠堂,这次是八公主礼。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