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大宋自己的黑科技(2 / 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苏油将图纸卷起来说道:“你要不干,那我就将这套图纸献给朝廷,相信总有信我之人,姑妄一试……”
  石富都吓坏了,一把将图纸抢了过来:“你敢!要献也得等我们发了大财之后!”
  苏油嘿嘿笑道:“奈何前倨而后恭?”
  石富振振有辞:“我没有恭!是我从你手上抢下来的!”
  说完抹了一把脑门上的冷汗:“就算之前不信,现在也信了……这是你最上心的一套图纸了吧?那我们这就开工!”
  这就是靠以前的成绩刷出来的人品了,只有石通还在一边泼凉水:“现在出盐的都是官井,许我们扑买的,产量都不会太高吧?”
  苏油打保票:“只要官府许我们自行寻井,那就好办,这事情包在我身上!”
  四路盐政有些废弛,大口井浅表盐泉资源枯竭,课税繁重,盐工逃散,接下来转运司会开始整顿,重新组织生产。
  其中四路允许扑买井口,许民自炼,将成为朝廷法度,新型卓筒井提卤法会得到普遍运用。围绕官井,很快将出现上千口私井,将川盐产量推向一个新高峰!
  井研,距离眉山不足百里。
  井者,盐井也;研者,研秀也,精美也。
  如今它还不是县,叫陵井,今后还会有一个美丽的名字,仙井监。
  它处于一个大盐矿上方,在汉朝的时候这里就已经有人开矿取卤。
  苏油心中充满了激动,大洪井,五龙井,我来了!
  一文钱难道英雄汉,历史上苏轼就吃过没钱的亏,被人狠狠地陷害过。
  张方平堂堂一国计相,苏油心目中大宋少有的经济学家,明白人,为何仓皇出京,贬到外任?
  还不是因为御史弹劾他低价从商人那里买了一处房产,属于变相收受贿赂。
  这事情,不能在老子身上发生!
  关键是这两口井位置非常特殊,即使在千年前的大宋,苏油也有信心将它们寻找出来。
  以后就躺在银子堆上生活了,睡着了都得笑醒!
  “喂?!怎么傻了?”石富的声音惊醒了他。
  苏油赶紧抹了一把口水:“来来来,开工开工!”
  一把锉子八十多斤,就像一支攻城车用的大铁钻。
  有的像方便铲,有的像马蹄,有的像海螺……
  好钢用到刀刃上,这是石家的风格,由不得苏油糟践,他炼得的那些精钢,只能用在锉头上。
  有了锻床和石家人的手艺,井锉采用分体技术,锉头又石富亲自在锻床上打造,铁沙组负责帮手;锉身则石通负责,陶煤组的人协助浇注出来,那叫一个进展迅速。
  至于苏油,则利用锯床开发另外一项工具——制绳机。
  说起来高大上,其实非常简单,就是三个呈等边三角形分布的圆盘。
  圆盘固定在木架上,用皮带带动共同旋转。
  每个圆盘上有一个绳轴,上边缠着绳子。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